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理论探究
本文关键词: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理论探究
【摘要】:"以教学为中心"教育综合改革视野下,艺术类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应当对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以深刻思考,在明确建构"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各种形式进行初步分类。并在专业融合的基础上,提出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三阶段"过程理论,即要遵循科学化流程,计划实施、实用检验和动态反馈。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艺术类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三阶段过程理论
【基金】:广西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课题“艺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与实践研究”(2013JGZ147)
【分类号】:G642;J0-4
【正文快照】: 深化“以教学为中心”日益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战略工程的重要改革方向。以“教学”为中心,事实上就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换言之,就是切实全面提升各级各类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遵循“以教学为中心”和“以人才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春华;马骁;李永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路径探析——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21期
2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3期
3 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高海生;王卫霞;;论高校教学督导制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蒋秀玲;史迎馨;;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构建与研究[J];学周刊;2016年13期
2 陈玲;;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6年02期
3 高静;杨翔宇;吴晨曦;柏丁兮;;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1期
4 王柏远;;中国—东盟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以广西区为例[J];才智;2016年09期
5 田夏;付宇卓;;大学生创新计划考核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年03期
6 王宗乾;孙瑞霞;袁惠芬;;高校青年教师从事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轻工科技;2016年03期
7 齐高峰;钟宏桃;金又琳;;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理论探究[J];高教论坛;2016年03期
8 刘坤;冯亮花;韩仁志;;基于知识整体化课程改革的思索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09期
9 段涛;黄静;刘宾;;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04期
10 王守忠;;应用技术大学: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衡水学院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2 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5期
3 邬大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论坛”上的报告[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杨东平;;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J];大学(学术版);2010年01期
5 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8期
6 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03期
8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9 乐毅;;关于制定我国国家质量教育标准的几点思考——基于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教育标准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3期
10 周茂东;健全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制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李丽;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人才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翟一帆;;高校应用戏剧人才培养的探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孙冬冬;;中国的歌剧人才培养初探[J];北方音乐;2011年03期
4 沈雁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大家;2012年18期
5 王尧;;高校发展文化产业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神州;2013年15期
6 徐宇武;;我国舞蹈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音乐大观;2013年09期
7 孟述,马晓天;对21世纪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J];满语研究;2002年02期
9 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赵炳章;《西部经济类人才培养》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0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