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探索

发布时间:2017-11-01 12:01

  本文关键词: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翻译 审美 陌生化 作用 特征


【摘要】:陌生化理论自从出现之后,对文学翻译研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文学翻译的过程当中,审美的异域性以及杂合性会给审美接收者带来一种十分新奇的审美感受。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赋予文学翻译陌生化的特征。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的过程当中通过对陌生化的应用,能够十分有效地避免将翻译的文章归化成译入语读者所熟知的或者说是显而易见的内容,而是将源语言文本的语言以及文化的差异进行有效的保留,这样能够实现异域化,也会使翻译审美主体以及审美的接收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进而十分有效地延长审美接收者对于文本的关注的时间以及感受的难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审美接收者审美的快感。基于此,针对陌生化、陌生化效果以及其在文学审美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关键词】文学翻译 审美 陌生化 作用 特征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引言陌生化是一种文学理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当中对于陌生化这一文学术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主要就是对一种文学现象进行描述。这种文学现象出现在二十世纪的俄国,主要指的就是当时的诗歌文学以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德国的戏剧当中的一些文学现象,这些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惠;;从选择与适应看英译汉的异质引进[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左飚;实现文化可译的目标与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04期

3 余美;;文学翻译审美空间的建构——以丹·布朗小说的中译本为例[J];英语研究;2008年04期

4 倪蓓锋;;译者目的与译本多样化——以《论语》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莉群;李骥云;;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J];今日科苑;2009年14期

6 沈悦英;;文化预设及其翻译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琴;;《大双心河》吴劳译本的误译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2年05期

8 乃托;;重阳·重九·Double Ninth[J];文史杂志;2006年05期

9 李铮;杨贤玉;;论译者的“隐形”和“显形”[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徐剑平;梁金花;;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以赛珍珠英译《水浒传》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梦;“抵抗式翻译”的特色及其心理成因[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君;通过中法思维方式表征的差异性看领导人讲话稿中译法的翻译方法[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王曼;种子移植视角关照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翻译[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刘竞;从等效理论看《金瓶梅》中歇后语的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倩;《中国的敦煌,,人类的敦煌》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王雪明;论英译汉中过分“欧化”之弊[D];山西大学;2003年

7 徐展;关于小说The Bride Comes to Yellow Sky的翻译实践报告[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8 刘峰;《大山之道》的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刘杨;“深度翻译”视角下《道德经》文化词的内涵传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10 何f3文;《上帝鸟》选译(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6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26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