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论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学的民族性

发布时间:2017-11-05 22:34

  本文关键词:论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学的民族性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 文学 民族性


【摘要】:文学的民族性是人性的根本体现,也是抗拒文学(文化)一体化,实现多样化的重要方式。民族、乡村、外省是文化真正的载体,文学需要加强民族(国家)叙事、乡村叙事、次缘城市(外省)叙事。文学的民族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本体的民族性,二是文学理论(批评)、评价体系的民族性。强调民族性并非全盘否定世界性,民族性在于凸显个性,世界性是为了突出共性;强调民族性在于保持独立性,重视世界性是为了增强开放性,而当下更需要关注文学的民族性。文学民族性和世界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是能够实现统一的。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WX016 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教科社[2015]852)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W020)
【分类号】:I021
【正文快照】: 表面上看,似乎世界文学在融合,实际上可能是各民族文学在较量,只不过由于文学内外的力量不均衡,这种较量的结果不一定合乎人们的想象。按说,在众神狂欢的现代,文学的“上帝”是不存在的,各民族文学的身份、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可是当文学进入到人类生活的现实,其身份就存在着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生龙;图画叙事与文学叙事[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张世君;中西文学叙事概念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徐肖楠,施军;叙事秘密与传媒霓裳[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郝春燕;;回归历史本位,重审文学危机[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5 谢有顺;;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J];小说评论;2006年02期

6 谢龙新;;从马克思人的学说解读文学叙事的三重纬度——能动、受动、解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赵静;;法律叙事与文学叙事[J];当代文坛;2008年02期

8 周全伟;;文学叙事的道德承载[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任洪玲;;文学建构的空间世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姜媛;杨振宇;;视觉文化时代文学叙事的审美隐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许明;;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想主义造就有力量的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建军;文学因何而伟大[N];文学报;2009年

3 张学昕;文学:战火中诞生的凤凰[N];人民日报;2005年

4 贺绍俊;文学家不应放弃精神担当[N];人民日报;2009年

5 丁筑兰;文学叙事中的道德重塑[N];文艺报;2011年

6 孙春e,

本文编号:114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4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