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的读者意识
发布时间:2017-11-06 06:32
本文关键词: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的读者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哈斯宝 《新译红楼梦》 读者意识 翻译 节译 评点
【摘要】:哈斯宝是19世纪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翻译家,他依据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及与之相关的情节,用"古典蒙古语"节译成四十回的《新译红楼梦》,并在每回回后精心作批。哈斯宝之所以对原著节译而不全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缘于哈斯宝强烈鲜明的读者意识。哈斯宝的译著和回批着眼于蒙汉文化的互融程度及其差异,着眼于蒙古族读者的审美需求、阅读期待和接受水平,因而备受推崇。
【作者单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
【分类号】:I046;H212
【正文快照】: 一哈斯宝1的《新译红楼梦》之所以采取节译而不是全译的方式,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与其对原著创作主旨与动机、主题思想的理解接受有关,也与他翻译、评点该书的动机密切相关,尤其是与他接受的期待视野、强烈的读者意识有关。本文以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分析哈斯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亓文平;;艺术史的新视野——从《赞助人与画家》看哈斯克尔的艺术史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3期
2 加布里埃尔·韦斯伯格;曾四凯;;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艺术中的再发现:英国与法国趣味、时尚和收藏的某些方面》[J];新美术;2013年01期
3 亓文平;;艺术史的新视野——从《赞助人与画家》看哈斯克尔的艺术史研究特色[J];艺术探索;2014年02期
4 亓文平;;艺术社会史的语境转向——浅谈哈斯克尔的《赞助人与画家》对中西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J];齐鲁艺苑;2014年03期
5 曹意强;介于历史与艺术史之间——哈斯克尔的艺术史观念和研究方法(三)[J];新美术;2000年02期
6 ;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第二届书画摄影展开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鲍红梅;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的翻译技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47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4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