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目的论视域下于道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英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14:26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域下于道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英译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仓央嘉措情歌 于道泉英译 目的论 翻译策略


【摘要】:仓央嘉措(1683-1706),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是藏地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藏地家弦户诵,历300年而不衰。1930年,于道泉教授将仓央嘉措诗歌同时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仓央嘉措诗歌汉、英全译之先河,同时也构成了其域内外文本旅行的滥觞。本论文以于道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首先综述了仓央嘉措及诗歌、于道泉英译本以及目的论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目的论的概念、发展以及三大法则,作为全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其次,基于目的论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地解析了于道泉英译本遵从目的论的翻译策略和表现,并以目的论三个法则为理论指导,指出了于译本翻译的不足之处。从目的法则来看,于译本尽量削减译者的主体性,在诗歌体式和风格上以直译和注释的策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面貌,因此在译文用词简洁、句式完整、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这一特点符合目的论之目的法则,但与此同时,于译文稍缺乏创造性,每个句子结构中规中矩,用词简单,虽易于理解,但似乎缺乏诗歌的韵味。从连贯法则看,于译本从词汇连贯、句式连贯以及篇章连贯等三个方面实现了译文的连贯性,分别表现为译本的用词简洁、构句完整和译本通俗易懂。但并未在语言韵律和文化内涵上实现译文的连贯。因此,基于连贯法则,译者亦应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段对译文进行润色,以实现深度的连贯性。不容置疑,于译本对于原文的忠实性表现在其直译和注译相结合翻译手段,因此实现了目的论的忠实法则。通过对于道泉英译本的深度分析,可以得知,于道泉对仓央嘉措情歌的英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目的翻译法则。与此同时,也证明了目的论的三大法则在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中的适用性。本文亦结合目的论的三个法则提出了为了实现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总之,于道泉英译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原文本的忠实,其译本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也均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服务的。此外,鉴于于道泉译本在英文读者群中的广泛认可度,也证实了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越传越多的“仓央嘉措情歌”[J];读书;2007年11期

2 杨逾涵;;仓央嘉措:一个被误传的神话?[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3期

3 马丽娅;;《仓央嘉措情歌》创作手法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武江;;仓央嘉措情歌汉语译介出版研究[J];西藏研究;2011年06期

5 韩晶晶;;超脱于尘世的尘念——读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J];美与时代(下);2013年03期

6 ;仓央嘉措情歌[J];中国民族;1981年01期

7 于乃昌;;仓央嘉措生平疏议[J];西藏研究;1982年03期

8 宋晓嵇;对仓央嘉措的点滴见解[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9 贾拉森;有关《仓央嘉措传》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0 张松操;东方神坛上的叛逆者—仓央嘉措[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晶;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从未被了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2 林杰;仓央嘉措:此情不关风与月[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意娜;仓央嘉措:你念,或者不念[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原筱菲;究竟有多少个仓央嘉措?[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意娜;拂去尘埃[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李皖;仓央嘉措的情歌[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乔燕冰;虔敬莲花,,为他人写“自传”[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黄伟;究竟是谁写下了《见与不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9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读诗要读出“内在的自己”[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孙莹;《见与不见》并非仓央嘉措情诗[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资鸿;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误读及其多义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安加妍;《红尘中最美的重逢—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节选翻译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邓珊珊;目的论视域下于道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英译本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尕玛措;论仓央嘉措的情歌[D];西南大学;2010年

5 于赛;李煜与仓央嘉措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曹丹;接受美学视域中的仓央嘉措情歌[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7 栗军;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情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拉毛措;《仓央嘉措道歌》版本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才仁嘉;论仓央嘉措的道歌[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尕藏东智;论《仓央嘉措情歌》汉译版[D];西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1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71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