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中华全国美术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15:32

  本文关键词:“中华全国美术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全国美术会 组织 运作 活动


【摘要】:1937年4月19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美术会,以“联络全国美术家感情、集合全国美术界力量、研究美术教育、推进美术运动”为宗旨,为当时中国美术界的核心组织,属于官方美术团体。该团体成立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活动鲜少,于1940年5月19日在重庆改组,合并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中国美术会,成为1949年前中国最大的美术团体。中华全国美术会在中国大陆存在期间,运作其严密的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各种美术活动。一方面,举办各类美术展览,发行会刊,成立分会;另一方面,成立美术研究室,为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开展国内外美术交流与合作;再一方面,开展美术普及活动,推进美术大众化建设。随着国民党政府在1949年撤离大陆,中华全国美术会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本文以中华全国美术会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史料进行搜集与梳理,挖掘中华全国美术会的整体发展概貌。本文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华全国美术会的成立缘由,并对其后重组的过程做简略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华全国美术会内部的组织机制与运作,阐述其区别于其他美术团体的严密纪律性;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华全国美术会在抗战时期及战后建设举办的各项活动。通过此三部分的撰写来论述这个在1949年前最大最重要的美术团体的发展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丰子恺艺术审美理论的生成背景及来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赵淑莉;;“童心说”——丰子恺美学理论的核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胡莹莹;;论儿童视角对构置文学空间的意义与价值——以新时期小说文本为例[J];长城;2010年12期

4 杜晓彦;;简谈丰子恺的儿童生活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牟延林;;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风貌、精神内涵及城市精神的培育[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刘壮;;重庆文化新论:谱系、生态与分区[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7 张永安;;川江号子与巴渝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8 邓心强;;依仁巷与重庆文化性格[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9 王茂建;;丰子恺的抗战散文创作简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代真荃;梁夏夏;邓小昭;;论北碚图书馆文史藏书的开发与利用[J];重庆图情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张曼华;中国画论中的雅俗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珊;造型艺术空间论[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媛;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雷;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李文;中国现代美术体制与写实美学意识的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9 徐学凡;“远”—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10 黄思源;丰子恺文学创作与绘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林秀明;丰子恺散文创作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廖静爱;用艺术为心灵加“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东海;《国民公报》副刊《文群》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琳;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晓彦;论丰子恺的儿童生活观[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魏鲁佳;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王美珍;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D];华侨大学;2011年

10 纪新蕾;媒介变革与艺术传播[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7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