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来看林语堂《中国传奇》之变译
本文关键词:从生态翻译学来看林语堂《中国传奇》之变译
【摘要】:在《中国传奇》中林语堂灵活使用了增、减、编、述、改等变译手段,使传统的中国传奇小说在译文中呈现出新的内容与形式,从而获得了"新生"。《中国传奇》是林语堂为了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多维度适应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对接受环境时空变迁的适应、对读者文化心理与阅读期待的适应以及对译者自身文化追求与审美理想的适应。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基金】:201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翻译策略与文化传播:林语堂文化翻译研究”(2012G325)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引语变译,又称“非完整性翻译”或“翻译变体”,是相对于“全译”而提出的一个翻译范畴。据黄忠廉定义,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1]。显然,变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原文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平;王静;;对林纾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现代交际;2011年03期
2 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程婧;;从《浮生六记》三个译本看文学翻译中的变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程婧;;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布莱克《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年06期
5 王友琴;;从林语堂的“文化变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改写[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刚秀霞;圣经汉译中的变译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芳;林译《块肉余生述》的变译方法及其理据[D];长江大学;2013年
3 喻艳;从伦理视角审视变译[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曹莺莺;从功能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变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旷燕;变译在萧乾自译作品中的运用[D];中南大学;2007年
6 陈琳琳;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看严复《天演论》中的变译现象[D];湖北大学;2011年
7 杨丽梅;变译理论视角下《狼图腾》英译变译探析[D];宁夏大学;2014年
8 陈清菊;《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年版中的变译及其效果[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李红;变译理论视角下《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译本“词语变译”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10 赵琰;基于自译者主体性的自译文学作品中的变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2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7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