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探析——以延安大学文学类课程为例
本文关键词:延安红色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探析——以延安大学文学类课程为例
【摘要】: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在高校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多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实际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以及书写水平,本文就如何利用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方法尝试和路径探索,以期培养全面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5年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红色文艺究”[2015SXTS04] 2014年延安大学教改项目“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YDJG14-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G642
【正文快照】: 程一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使、文学鉴赏、古代文论、文学理论、文学评论等基础课程,旨在通过此类课程开拓学生对人类文学的诞生过程、发展进程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带领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文学形式和内容的演进过程,系统掌握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全面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山;谈高校文学课程教学[J];福州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2 黄桂凤;素质教育与古代文学课程改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赵静;1956年文学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教训[J];学科教育;2003年03期
4 沈婉蓉;吴素萍;;高职院校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朱涛;;新时期俄语文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6 Alan Hirvela;Joseph Boyle;潘裕高;;文学课程与学生的态度[J];国外外语教学;1989年04期
7 张毅;50年代文学课程改革中文学教师水平的提高[J];中国教师;2005年04期
8 卜小伟;;中国文学课程讲解习得[J];神州;2011年17期
9 陈昭明;;构筑文学课程美育的殿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凌云国;;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及设置构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格非;;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论思考[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王育烽;陈智淦;;评杜昌忠教授著《圣经文学研究》——兼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思和(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既是“知识”,,也是“审美”[N];文汇报;2002年
2 杨少波;儿童文学教学面临危机[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海德;中国和秘鲁中学文学课程中逃避文学和干预文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景婧;中国背景下英语专业体裁文本依托文学课程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172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7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