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阐释的边界——新阐释学视野下格林布莱特“文本阐释”论与利科“文本占有”论的间性弥合

发布时间:2017-11-15 08:34

  本文关键词:阐释的边界——新阐释学视野下格林布莱特“文本阐释”论与利科“文本占有”论的间性弥合


  更多相关文章: 新阐释学 文本阐释 文本占有 视域间性


【摘要】: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以"商讨谈判"权力话语的自我塑造和"厚度描述"社会能量的流通范式为旨归,呈现出一种向"新阐释学"视域敞开的价值评判维度。格林布莱特将阐释学"‘视域本体’融合"的方法论观念向历史文化的各个领域整体性开放,从而将主体间性、理解间性和文本间性等多重"视域间性"逻辑并联、内在统筹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将方法论维度的历史性进一步"历史化和意识形态化"到具体文本(作品)的文化阐释与意义理解上。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间性视域下美国新历史主义诠释观批判与反思研究”(批准号:15CWXJ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美国文论家斯蒂芬·格林布莱特(Stephen Greenblatt)首倡的“文本阐释(text interpretation)”理论作为一种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视域下的文化诗学(Cultural Poetics)批评话语形态,其核心表征形式就是批评主体对文化文本及其联合体所蕴含的历史架构及其话语构造做出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振摆──新历史主义本文阐释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张国民;乡土社会中人的生存、情爱、困惑和希望——长篇小说《东井山庄》的社会文本解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关莉丽;;艺术生产中的两种技术[J];电影文学;2010年11期

4 周泓,黄剑波;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人类学(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进;论闻一多诗学的现代性品格[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刁克利;;《荣誉之剑》:荒诞与讽刺中的真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余虹;康德的幽灵:他律/自主——西方艺术存在论现代转向的可能与限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亢宁梅;;本杰明美学思想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高雅;;颠覆与抑制——从新历史主义文学功能论看《巴比特》[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于永顺;张洋;;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当代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2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3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静斐;学术史视野中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5 辛雅敏;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陶永生;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云飞;;阐释学视角中的文学翻译[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3期

2 李倩;蓬勃;;阐释学与翻译[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3 赵娟丽;;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闭景景;刘子瑜;;阐释学研究综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4期

5 张幼军;阐释学与儒家经典英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张幼军;;尊重原作与译者介入——蒋译《菜根谭》的阐释学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陈伟荣;西方文艺阐释学对文本概念演变的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8 耿强;;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耿强;;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学科反思[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10 滕梅;黄勤;;关于翻译中“讹”的阐释学阐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角度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姜金元;;“了解之同情”——一种阐释学循环[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3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支凤宁;;阐释运作与风格标记理论观照下的文学风格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水平;阐释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创新[N];文艺报;2002年

2 北京市崇文区教师资源中心 侯令;阐释学与美术欣赏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姚建斌;走向马克思主义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露;阐释学视角下三个《红楼梦》全译本中《论语》典故的英译比较[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冰;理雅各和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阐释学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朱红叶;从阐释学角度看《失乐园》朱维之译本中的翻译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冯傲寒;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回目翻译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5 陈冰雯;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作品复译—《了不起的盖茨比》新旧译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韦维;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8年

7 李黎;阐释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6年

8 刘_g;从阐释学的角度看翻译的过程[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立梅;从阐释学理论视角谈文学翻译策略[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10 常文彩;从阐释学角度论理解及其对翻译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89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89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