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形式观对比
本文关键词:先秦儒道形式观对比
【摘要】:形式美学是美学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先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中华审美意识和美学的渊薮。儒道两家作为先秦时代乃至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个学术派别,它们的形式思想对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形式思想理论都具有基奠性的意义,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形式美学思想的重要开端。展现中国形式美学思想的早期发展,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形式美学的整体思想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HSDSSCX2015-33)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远古时代,人类逐渐从动物中分化出来,追求形式美的历程伊始。当时的人们“对形体的光滑规整、对色彩的鲜明突出、对事物的同一性(同样大小或同类物件串在一起)……有了最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1]2。远古人用各种形式展现着他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最为神圣的部落图腾、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光荣;先秦文学中的商人[J];湖湘论坛;2005年03期
2 苏云;;先秦文学的特点及教学漫谈[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叶文举;;走出高校先秦文学教学的困境[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谭伟良;;生态化:先秦文学教学改革浅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3期
5 赵逵夫;;展开五千年文学与文化史的前半段——《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曹萌;;关于建设先秦文学形象史的构想[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赵沛霖;先秦文学观念的更新[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8 ;《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出版[J];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01期
9 刘怀荣;先秦文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简评[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陆承刚;先秦文学导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杰文;言说先秦文学[N];光明日报;2013年
2 赵敏俐;深化先秦文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3 王楠;《先秦文学编年史》多有创新[N];科技日报;2005年
4 王长华;当前先秦文学研究的困难处境[N];光明日报;2004年
5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赵逵夫;先秦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6 刁生虎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象喻”:先秦文学运思之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方铭;以“大文学观”展现春秋时期世族作家群体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曰美;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正英;先秦文学思想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先秦文学中的灾害书写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2 景秀丽;先秦文学中的马及其文化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宁;试论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忧患意识[D];重庆大学;2011年
4 孟庆茹;试论先秦文学中的隐逸情结[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强;遥远的西部天堂[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燕强;先秦文学的诗情与“人文一体”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亚昕;先秦文学中的门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茉妍;从《史记》看司马迁对先秦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D];延边大学;2010年
9 李峰;《文心雕龙》对先秦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董^銗`;《老子》的文[x形式[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9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5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