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中国艺术哲学的“自然”与“自由”耦合机制及其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26 18:05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哲学的“自然”与“自由”耦合机制及其构建 出处:《求索》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 自然 自由 构建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自由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设定,"自然"观是在老庄重天性、轻人为的自然哲学观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崇尚审美自性""自然而然"的艺术观念。自由是人的天性,中国古人其中对万物的感悟是基于感性又不滞于感性的独特体悟,艺术创作是实现心灵自由的重要路径。因此,"艺"与"道"的关系是理解中国艺术哲学、艺术精神的核心、关键和根本。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在对"自由"与"自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耦合艺术哲学中"自然"与"自由"的关系,以实现安身立命之"物我交融"与"物我两忘",从思考"人与自然的终极关系"来同构艺术的本质问题。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ulture has set many aspect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freedom. The concept of "nature"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Laozi and Zhuangzi's influence of natural philosophy and human nature. Freedom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The perception of all things in ancient China is based on perceptual and emotional perception. Artistic cre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spiritual freedom.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Tao" is the core, key and fundamental of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art and the spirit of art. China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a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natural", "natural philosophy of art to coupling" and "freedo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suit of "blending" and "two things I forgot,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from the thinking of" ultimat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isomorphism of art.
【作者单位】: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工程大学;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3B328)
【分类号】:J0-02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艺术对人与自然、人与自由关系的体悟进行了“同构化”处理。一方面,艺术离不开自然的感受与表达,另一方面,艺术表现又高于自然,显然,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非来自艺术家对自然机械地照搬或者募仿,而是艺术家对自然的艺术化的超越与升华,艺术家对自然表现的高度概括与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飞;;自然无为的艺术境界——道家美学观在艺术中的体现[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纯成;发展与困惑: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若干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陈其荣;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自然哲学的复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张维耀;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二)[J];天津中医药;2004年06期

4 胡名芙;;论陂下古村落建筑的文化特征[J];中外建筑;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兴华;软件技术的哲学探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珍;道家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2 谢洋扬;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伟;文人画“境生象外”观念的张扬与流弊[J];西北美术;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书瀛;《艺术的哲学思考》自序[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3期

2 翁珉;阿瑟·丹多:艺术和艺术哲学的终结[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翁珉;阿瑟·丹多:艺术和艺术哲学的终结[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杜书瀛;;关于艺术哲学的构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闫庆来;田再永;;从美与艺术论 美学与艺术哲学之异同[J];美术向导;2006年06期

6 杜书瀛;;建设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派——关于艺术哲学的一些想法[J];南都学坛;2007年01期

7 贾晓鹏;;艺术哲学的点滴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8 郭岚;;袁鼎生的《生态艺术哲学》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杜书瀛;;关于艺术哲学问题的思考——《艺术哲学读本》自序[J];南都学坛;2008年05期

10 戴昕芯;;艺术哲学中主要有争议的问题[J];美术大观;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地坤;;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巧贞;;以经验概念为基础的杜威艺术哲学[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陈威;“生活艺术哲学”的兴起[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华光;《艺术哲学读本》:要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南京大学文学院 张光芒;《数字艺术哲学》:美在自由情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刘燕飞;苏轼艺术哲学思想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畅广元;坚实、闪光的“铺路石”[N];文艺报;2008年

6 杜书瀛;关于艺术哲学问题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周平远;以人类本体论为基石的艺术哲学[N];文艺报;2002年

8 刘荣林;理想精神与艺术哲学的升华[N];文艺报;2011年

9 常智奇;诗意盎然的美文[N];西安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媛媛;艺术与经验[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江丹;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开丰;当代英美艺术哲学关于艺术定义问题的逻辑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孟晶;谢林前期艺术哲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谭莉;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5 黄超;“生存”还是“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婷;音乐艺术哲学镜像中的刑罚思想[D];复旦大学;2011年

7 马迅;《论艺术的本质》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杨雪;钱穆的艺术哲学[D];河北大学;2013年

9 李一然;我的摄影机不说谎[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38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38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