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幻觉与现实:技术时代的艺术审美

发布时间:2018-03-26 07:44

  本文选题:幻觉与现实 切入点:技术时代 出处:《求索》2017年08期


【摘要】:审美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审视后获得的一种心理上的美感。日益进步的技术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声、光、影等技术处理手段,在让人们陶醉于幻觉与现实之间的艺术享受,增强他们对艺术的美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丰富其审美体验。艺术审美既以感觉为基础,又以知觉、表象为实现途径。此外,还与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更多的光的形式、视觉形式、艺术的角度、艺术幻觉形式都是借助技术手段。艺术是人们大脑制造的一种幻觉,无论头脑中形成的新形象多么新颖和不靠谱,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幻觉与现实是辩证的统一,而不是两个矛盾的"孤立存在"。可以利用幻觉模拟现实世界,营造奇妙的听觉效果,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艺术。
[Abstract]:Aesthetic appreciation i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aesthetic feeling that people obtain after subjectively examining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increasingly advanced technology unconsciously affects every aspect of our life. The use of sound, light, shadow and other technical processing means, In making people intoxicated with the artistic enjoyment between illusion and reality, to enhance their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of artistic beauty, that is to enrich their aesthetic experience. Art aesthetics is based on feeling, but also on perception and appearance as the way to realize. More forms of light, visual forms, angles of art, art hallucinations are all made by technical means. Art is an illusion created by people's brains. No matter how novel and unreliable the new images are in the mind, their shadows can be found in reality. Hallucinations and reality are dialectical unity, not two contradictory "isolated beings." hallucinations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real world. Create wonderful auditory effects to help audiences better understand art.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中;;艺术审美与心理营养[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8期

2 罗湘科;论青年成长与艺术审美[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3 金洪大;试析艺术的本质特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盖生;论经典艺术审美价值的永恒性——兼论艺术审美与“工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关系[J];求索;2005年01期

5 王汶成;;论“艺术审美经验”的涵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月;;对科学技术介入下艺术审美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6年11期

7 李沛泽;何蔚;;论当代医学高专素质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J];现代交际;2012年05期

8 孙作东;朱珍钰;;把“艺术审美”纳入大学必修课的理性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9 穆纪光;商业艺术审美的五个领域[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10 叶纪彬;;论艺术审美反映论的三个理论层面及其关系[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9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叶纪彬;;论艺术审美反映论三个理论层面及其相互关系[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米静霞;;艺术审美面面观[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3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杨维娜;彰显艺术的诗性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张丽军;通往诗意栖居的艺术之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盛葳;当代艺术“划界”与“跨界”再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许民彤;我们还有没有艺术的趣味[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蔡萌 实习生 苏丹丹;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尤洋;艺术审美是否意味着实现自由观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7 吴新;政府组织实施当代艺术推广计划[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马也;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N];文艺报;2004年

9 邢建昌;美是艺术的法则吗?[N];文艺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曹俊杰;巧妙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邹跃进;观念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思文;浅析艺术的社会学价值[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2 魏晓晴;朗读“气韵”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3 舒畅;从审美到消费[D];湖北美术学院;2017年

4 李英宇;艺术观念的演进与变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李青;从艺术到公共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6 陈凯丽;南京明代艺术特征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睢建环;公共艺术初论[D];天津大学;2005年

9 郭海贝;市场与艺术家的自我纯粹性[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应爱萍;苏珊·朗格艺术幻象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7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667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