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林语堂“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后殖民视阈

发布时间:2018-05-18 03:45

  本文选题:后殖民主义 + 林语堂 ; 参考:《外语教学》2017年04期


【摘要】:后殖民翻译理论致力于探寻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型话语模式,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后殖民视角,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指出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实质上是"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中国主流诗学考量下的文本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翻译取向和保留"异质性"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不仅成就了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典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介作用,也对今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具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Abstract]: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is devoted to exploring new discourse patterns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identity determines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six chapters of the floating Life", and points out that his translation criterion is essentially a discours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interpretation and colonization": the choice of text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mainstream poetics. The translation ori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based and the method of preserving "heterogeneity". The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ave not only achieve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Lin Yutang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ut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spread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classic culture. It also has direct referenc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2016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翻译政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K006) 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殖民翻译与爱尔兰文化身份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341)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文国;;大变局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J];外语界;2016年01期

2 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5年03期

3 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2014年02期

4 郑玮;;林语堂译创过程中体现的读者意识[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曾尔奇;;基于后殖民语境下的林语堂文化翻译观解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戴文静;任晓霏;;从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国俗语翻译看其翻译的现代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蒋林;;后殖民视域:文化翻译与译者的定位[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8 张柏然,秦文华;后殖民之后:翻译研究再思——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10 孟建煌;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峰;陈文;;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外语教学;2017年04期

2 梁满玲;胡伟华;;林语堂“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后殖民视阈[J];外语教学;2017年04期

3 高晓仙;;何为“影响研究”?——《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评介[J];翻译论坛;2017年02期

4 王湘霁;;场域-惯习视角下《吾国与吾民》的翻译现象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刘燕;;跨文化阐释视角下的汉语新词英译[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张丽云;聂婷婷;;《解密》翻译策略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7 卢茜;何克勇;;翻译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共同视域[J];南方文坛;2017年03期

8 王富;;劳伦斯·韦努蒂的种族中心主义式的异化归化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9 黄_g盈;;传播学视域下的格雷厄姆·格林汉译作品研究——以《布赖顿硬糖》两个汉译本为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01期

10 孙晓红;张红;;“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路径研究——以葛浩文英译《狼图腾》为例[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会娟;;解读《国际文学翻译形势报告》——兼谈中国文学走出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李庆本;;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曹顺庆;付飞亮;;变异学与他国化——曹顺庆先生学术访谈录[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4 黄宁夏;;林语堂诗学观与诗词翻译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冯智强;朱一凡;;编辑出版家林语堂的编译行为研究[J];中国翻译;2011年05期

6 俞森林;凌冰;;东来西去的《红楼梦》宗教文化——杨译《红楼梦》宗教文化概念的认知翻译策略[J];红楼梦学刊;2010年06期

7 毛卫强;;《红楼梦》翻译与民族文化传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潘文国;;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9 姜秋霞;金萍;周静;;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基于林语堂作品的描述性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10 徐s,

本文编号:1904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904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0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