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努力,共促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阅读——翻译家白睿文访谈录
本文选题:白睿文 + 中国当代文学 ; 参考:《中国翻译》2017年01期
【摘要】:白睿文(Michael Berry)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曾翻译过多部小说,包括与陈毓贤(Susan Chan Egan)合译的《长恨歌》、《活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野孩子》和《我妹妹》等。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和接受,他以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渠道、译介受众、译介效果为切入点,深入表达了自己基于翻译实践的观点。访谈中其所分享的切身体会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研究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Abstract]:Michael Berryn is a professor of A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e has translated a number of novels, including the song of everlasting hatred, living, Love in 1937, Wild Children, and my sister, with Chen Yu-hsien and Susan Chan. As for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expressed his views based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ubject, content, channel, audience and effect of translation. The experience shared in the interview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oversea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木柯;素士之业 深自砥砺─—评山东省教委“九五”立项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J];德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齐玉朝,徐丁林;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8期
3 孙桂荣;一部直面“当下”的当代文学史──评《中国当代文学50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洪子诚 ,孟繁华;期许与限度——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的几点说明[J];南方文坛;2002年03期
5 刘军;《中国当代文学》创新式教学内容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想象力缺失: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窘境[J];理论与创作;2004年01期
7 邹忠民;观察与守望——徐润润《中国当代文学观察》简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周新民;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席扬;试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性”研究的生成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10 高娓娓;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丽芳;;从英译看六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北美的接受情况[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2 何言宏;;中国当代文学的自主性难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3 张炯;;哲学与中国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4 龙慧萍;冯雷;;回望当代文学风雨历程 推进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5 孟繁华;;文学史的重构与互补——评张志忠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60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C];2009年
6 赵晋华;;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C];1999年
7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8 冯肖华;;把脉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价位[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健;;耳边响起驼铃声——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出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10 江冰;刘茉琳;;当代文学教学有困境 文学批评要回到现场——广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2011年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晨;《这边风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发现[N];文艺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陆梅;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N];文学报;2013年
3 本版编辑邋任志茜 朱大可 陈村 李敬泽 张柠 顾建平;中国当代文学“死亡论”和“垃圾厂”之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成立[N];文艺报;2010年
5 记者 武翩翩;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编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N];文艺报;2010年
6 记者 王洪波;《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问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牛学智;到底该怎样言说中国当代文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记者 舒晋瑜;一个日本翻译家眼里的中国当代文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研;从一本杂志的历程看中国当代文学的30年[N];辽宁日报;2013年
10 周玉宁;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举行[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克俭;中国当代文学的英雄主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年)[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林;中国当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4 曾毅;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工”叙事[D];吉林大学;2012年
5 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淑菡;新时期《文汇报·笔会》(1979.1-1982.12)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毕晶晶;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2009-2014[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凡;文化专有项的德译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王艳荣;选本与经典: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瑜;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敬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敦煌叙事与想象[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柯伟;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D];华侨大学;2012年
8 孙博乐;中国当代文学出版发行国际市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赵永红;建构中国当代文学解释学的有益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晓飞;人类学与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7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90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