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第二届“现代斯拉夫文论与比较诗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12-05 22:41
【摘要】:正2016年6月24—26日,第二届"现代斯拉夫文论与比较诗学"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联合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来自八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外籍专家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瑞士、
[Abstract]:On June 24-26, 2016,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Slavic Literary Theory and Comparative Poetics was held a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Trade. The conference was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Foreign Literary theories and Comparative Poetics and th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Foreign Trade. The Center for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Foreign Trade, jointly with the Western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More than 10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eight countries attended the meeting. The foreign experts are from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Switzerland,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I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辉;建构诗学巴比伦塔——评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寻找中西比较诗学的新思路[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3 赵炜;对新世纪比较诗学的展望——谈新世纪比较诗学建设的三项任务[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孟宪浦;比较诗学会走向“全球性诗学”吗——关于比较诗学终极价值的思考之一[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刘耘华;中西比较诗学如何可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蒋艳萍,郑方超;论比较诗学的“比较”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王向远;比较诗学:局限与可能[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8 黄念然;对话: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维度[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9 郁龙余,刘朝华;比较诗学的名与实[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曾艳兵;论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体系[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2 杨乃乔;;人,究竟在哪里可以诗意地栖居[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3 ;刊首语[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4 王毓红;;从研究范畴看中西体裁理论的差异[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杨乃乔邋钟厚涛;比较诗学研究的困境及其策略性突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杨乃乔;关于“poetics”的意义及其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汪洪章 周启超;“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10年

4 赵炜;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齐飞;《中西比较诗学》(节选)英译实践研究报告[D];西北大学;2016年

2 武亚楠;中西比较诗学的空间维度[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3 陈金星;论叶嘉莹的比较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晓岗;叶嘉莹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邢哲婧;刘若愚和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视阈之比较[D];河南大学;2012年

6 黄睿;翻译即改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钟家军;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8 余承法;释“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6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36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