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写作的“巩固”与“瓦解”
[Abstract]:The writing of modern novels does not simply rely on the plot for centralization of meaning cohesion. The narrator or protagonist of modern novels often consciously re-examines the meaning of the preset theme or meaning segment of the text, and then interprets or aesthetically reinterprets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By removing the boundary of the existing meaningful field, the novel writing can form a changeable perspective and dynamic theme roaming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meaning domain, which makes self-interference and self-disintegration become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novel writing. Ther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novels is not based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theme, but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how the multi-meaning system of the novel text produces the novel aesthetic feel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ve solu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海红;小说的幸福——邓韶征小说解读[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刘心武;“9·11”事件与小说写作[J];文学自由谈;2002年02期
3 赛珍珠;姚君伟;;论小说创作[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飞;;写小说究竟是为了什么[J];写作;2009年17期
5 吴怀仁;;论小说写作中悬念的形成机制[J];写作;2009年13期
6 葛水平;;我和我小说中的乡村女性[J];名作欣赏;2010年10期
7 王安忆;;小说的创作[J];东吴学术;2010年02期
8 王祖基;;论小说的独创性与可读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黄德海;;城市小说的异数 关于《繁花》[J];上海文化;2013年01期
10 王岚;;王强模的《小说写作艺术》出版[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敬泽;;远行者和离家出走者的小说——《小说极限展2004》导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贺绍俊;阎晶明;;鲁敏小说解读[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许俊雅;;台湾小说中的戏剧题材及写作技巧[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傅逸尘;;军旅小说要警惕快餐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蓝芒;;文学呼唤激情和想像力——读白桦《蓝铃姑娘》小说二题[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7 格非;马原;孙甘露;;20年后回首“先锋”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8 陈国恩;吴矛;;市民世态 历史文化 欲望叙事——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种表述[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谭光辉;;历史小说写作的可能性——评魏继新长篇小说《辛亥风云路》[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10 吴义勤;;一部充满思想和艺术张力的小说——评《解密》[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华鹏;有关小说的絮语[N];文艺报;2007年
2 斯继东;有关小说写作的几点思考[N];山西日报;2012年
3 章晓明;小说学的通俗读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王干;“小说”乡村的难度[N];文艺报;2007年
5 南帆;小说家林那北[N];文艺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凤紊;网络军事小说这10年[N];中国国防报;2010年
7 傅翔;逻辑决定小说的合理性[N];文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瑞涓 整理;陈冠中:现在应该看小说,你同意吗?[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朱航满;让小说飞翔起来[N];文艺报;2011年
10 陈劲松;好小说与什么有关[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谦;论转型期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丹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吉林大学;2010年
3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丽霞;世俗化时代的文学镜像[D];浙江大学;2006年
6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7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8 魏庆培;视觉祛魅与历史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从历史编撰元小说视角解读《占有》[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张娜;茅盾小说的暴力叙事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韩静帆;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小说的陌生化手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柯桦珍;论报人生活对毕倚虹小说创作的影响[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卿爱君;寻根小说叙事话语范式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黄璐;延续与转变:新世纪以来的知青小说创作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7 禹美玲;寻找灵魂的诗意栖居之地[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洁;元小说的电影改编[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文化;“十七年”蒙古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屈乐然;论杨争光小说审美意蕴[D];延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91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49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