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论作品身份的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达妮莎;李晓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空间和场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欧阳兵;;重建场域信任与实现三大包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欧阳兵;易文彬;;重建场域信任:对艺术价值、生活情趣和社会要求包容的探析——一个以场域理论为分析的视角[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傅如良;徐世昌;;现代性成长下的“神圣同盟”[J];求索;2011年11期
5 周莲红;;仪式与艺术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7年02期
6 薄景昕;;论《新青年》场域的构成[J];求是学刊;2009年01期
7 黄万武;张佳;;国内外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13年05期
8 傅敬民;;布迪厄符号权力理论评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张爱红;;场域内外,艺术的资本势能?[J];文艺争鸣;2010年04期
10 吴晓蓉;;论法治社会德性的实践品性[J];求索;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宇鹏;;场域—惯习与义乌阶层文化特征分析[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长田;美术变革的文化合法性与实践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鸿;网络传播场域中的伦理困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伟;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新青年》翻译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3 吴雨桑;场域—论作品身份的转化[D];湖北美术学院;2017年
4 任文启;快乐与意义:电子游戏及其场域[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8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6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