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发布时间:2020-01-19 19:30
【摘要】:《周易》建构了一个阴阳创生、相推生化的宇宙观,凝练出一个核心范畴——"生生"。"生生"不仅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与宇宙法则,也是审美的枢机与对象。"生生"美学建构了中国古典美学对宇宙万物的基本认识,在审美精神以及本体论、认识论层面塑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核。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人士大夫艺术与民间艺术两种基本形态。文人士大夫艺术主要体现了儒家美学精神与道家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则直接体现了来自本原哲学的"生生"美学精神。"生生"美学精神与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学精神一道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繁仁;;试论《周易》“生生为易”之生态审美智慧[J];文学评论;2008年06期

2 刘玉平;论《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J];周易研究;2004年05期

3 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2003年03期

4 袁济喜;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安琪;群体精神的美学体系——民间艺术的理想、功能与价值[J];文艺研究;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J];学术研究;2016年12期

2 姚丹丹;;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6年22期

3 陈恺熙;;叶芝《基督重临》中“大记忆”蕴含的《易经》辩证哲学[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4 杨洋;;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戏剧之家;2016年19期

5 朱香霖;励峰;;满族民间剪纸在东北地区高校平面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价值[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6 余永红;;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及当代意义——兼论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J];齐鲁艺苑;2016年04期

7 刘佳;;浅谈“阴阳和谐理论”与中国传统美学之间的关系[J];艺术品鉴;2016年06期

8 王国良;韩相理;;浅析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及发展、保护对策[J];大众文艺;2016年07期

9 黄颖茜;;弘扬、延续、创新——高校《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之思[J];戏剧之家;2016年04期

10 王爱东;;在中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胜勋;;艺术精神与文化自立[J];文艺评论;2007年01期

2 李定清;;“艺术精神的掌握”的本质内涵及其理论依据[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刘建平;;境界的艺术精神[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金重;;纳西艺术精神试论[J];民族艺术;1991年04期

5 张小平;老子“道”论的艺术精神[J];文艺研究;1991年06期

6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J];民主与科学;1992年02期

7 亦然;评《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8 傅翔;艺术:回到源头──论二十世纪艺术精神(下)[J];文艺评论;1996年01期

9 李书生;传统与现代的悖论──评《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J];郭沫若学刊;1998年01期

10 ;杜世禄新作[J];艺术界;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振华;;中、日电影美学观与艺术精神之比较[大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冬君;艺术精神哪去了[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姜宝林;水墨青花的艺术精神[N];光明日报;2014年

3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超越的精神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维武;从心到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韩洪刚;遗失与再现[N];美术报;2006年

6 谷卿;乐舞书画:礼乐文化的艺术精神[N];深圳商报;2011年

7 老逻辑;艺术精神的散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辽宁社会科学院书画研究中心主任 程义伟;选择,接受和创化[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李少凤 李跃;追寻大师人生足迹 传承艺术精神[N];梅州日报;2013年

10 续鸿明 (《中国文化报》读书版编辑);谈艺三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2年

2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正文;北宋院体画艺术精神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严悦萌;中国工笔画形态构成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万东亮;艺术应当求真[D];南昌大学;2012年

4 计国彦;精神的回归[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5 范晓利;“空”在国画中之审美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毛天斌;成都平原史前地域性艺术精神与图形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甘晟;艺术精神的反省与体证[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8 饶岱珲;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9 谢韵菲;心源造化,,妙悟自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10 谢宏雯;原始岩画艺术精神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7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