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好色一代男》与《十日谈》性爱描写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4-15 12:57
  《好色一代男》是井原西鹤“好色物”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1682年,被学界公认为是“浮世草子”的开端。小说通篇描写肉欲,充斥大量的性爱描写。当封建理学思想在江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好色一代男》对性欲的肯定和追求,是对理学思想中“禁欲主义”的反叛,在反封建的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卜伽丘的《十日谈》,创作于1349-1353年。14世纪中叶,整个西方世界被封建主义迷雾所笼罩,意大利首先透露出资本主义曙光,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十日谈》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出现了一系列宣扬性解放的爱情故事,对人们追求性爱,享受情欲的行为予以肯定和赞扬。对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给予了有力地反击,表达了人文主义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好色一代男》与《十日谈》两部小说的诞生虽然前后相差三百余年,但却有相似的历史背景。两部小说都充满了肉欲描写,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禁欲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展现了当时两个新兴阶级——即新兴资产阶级和町人阶级,冲破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的诉求。本文试图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好色一代男》和《十日谈》中的爱欲故事加以对比,透视两个不同阶级在打破禁欲束缚时所展现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学界对《好色一代男》和《十日谈》这两部作品,在反对禁欲反对封建思想方面的研究现状。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用文本细读地方式,具体阐述和对比两部作品在反对禁欲方面的表现,通过四个不同侧面的考量,阐述两部作品在反对“禁欲主义”,追求性解放方面的诉求。第二章对比两部作品在描写情欲故事时所体现出的情爱观方面的差异,以及两部作品反禁欲方式的不同,从情爱观和反抗方式,可以看出日本文学以情感为主,而且是疏离政治的,与此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社会斗争密不可分。第三章,通过前两章的探究,同样要求解放性欲的两个阶级,在最终目的上是有差异的,第三章着重分析两个阶级追求性解放的不同目的,以及试图从两个阶级的价值取向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一节将重点聚焦在日本文学的好色传统,从日本的神话直到后世文学的发展,“文化恋母情结”与日本文学的好色传统密不可分,最后一节试图从这个角度阐释日本好色文学的传统,由此探究,日本的町人阶级在追求性解放之后没有继续进行全面解放斗争的原因。本文以《好色一代男》与《十日谈》的性爱描写对比为切入点,肯定两部作品在突破封建禁欲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两部作品体现出的观念和斗争方式以及斗争结果的差异,可以探究出两个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十日谈》为参照,可以深入探究,日本乃至东方在追求性解放时存在的潜在危机。深入考察日本好色文学背后的文化心理和民族心理,探究“文化恋母”情结对日本民族心理的影响,从好色角度探讨町人阶级止步于追求全面人性解放斗争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106.4-0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1章 冲破禁欲束缚的表现
    1.1 对情欲的肯定
    1.2 对婚外恋情的包容
    1.3 对女性的赞美
    1.4 对信徒的讽刺
第2章 反禁欲的不同观念及方式
    2.1 不同的情爱观
        2.1.1 重“情”重“性”的《好色一代男》
        2.1.2 “性爱至上”的《十日谈》
    2.2 不同的反抗方式
        2.2.1 诗情画意地感受性表达
        2.2.2 激烈讽刺地说教性表达
第3章 反禁欲的不同目的及原因
    3.1 要求性解放的源起
    3.2 《十日谈》从反禁欲到追求个性解放
    3.3 《好色一代男》止步于反禁欲斗争及原因
        3.3.1 町人阶级价值取向的局限性
        3.3.2 日本文化中的好色传统
结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曼;;讽刺与游乐——《金瓶梅》与《好色一代男》的比较[J];作家;2008年02期

2 王玉华;;《好色一代男》与《金瓶梅》之相同点试论[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3 杨曼;;情欲的非理性之旅——井原西鹤《好色一代男》解读[J];名作欣赏;2008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睿;《好色一代男》与《十日谈》性爱描写之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杜明佳;《好色一代男》与日本元禄时代町人阶层的价值取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5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05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