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葛浩文《蛙》英译本的生态翻译理念解读

发布时间:2020-06-11 06:15
【摘要】:《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部潜心力作,于2012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2014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并出版了该本著作。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葛浩文的翻译理念对今后中国文学“走出去”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其面世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外对英文版的研究较少。这意味着对英译本《蛙》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因此,本文将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研究葛浩文的英译本《蛙》。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翻译及其社交网络的日益关注逐渐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不断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该理论将翻译研究与以生态概念为特征的生态学相结合,是一种具有跨学科定位的翻译研究方法。因此,本文将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下,以葛浩文的《蛙》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以葛浩文在翻译《蛙》时所遇到的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从生态影响、生态适应和生态平衡这三个层面来对葛浩文翻译过程中所透露出的文本移植及文本依归等具体生态理念进行分析,并通过译者所选择的诸多翻译策略和方法,如归化,异化,增译和省译等,来揭示译者为适应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去努力寻求诸多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从而反映出翻译生态环境的确会对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活动施加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同时译者因受个人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也会对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产生反作用。本文一方面从宏观角度上解读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影响以及译者所遭遇的翻译困境;而另一方面又从微观角度上通过对比原文本和译文本揭示译者分别在语言和文化维度上的文本移植及文本依归生态理念。笔者希望通过对葛浩文翻译活动背后所透露的具体生态翻译理念的挖掘和揭示,进一步深化对葛浩文《蛙》英译本的研究,以此探讨影响译者选择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因素,并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尤其是乡土文学的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静;;论方言翻译的“落差”策略[J];中国翻译;2015年02期

2 周银银;;小人物与大历史——莫言《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及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杜海宝;;生态翻译学与文化学翻译研究范式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9期

4 史国强;;葛浩文文学翻译年谱[J];东吴学术;2013年05期

5 赵鹏;;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意象转换[J];电影文学;2013年17期

6 黄忠廉;;方言翻译转换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8 吴义勤;;原罪与救赎——读莫言长篇小说《蛙》[J];南方文坛;2010年03期

9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10 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姜玉琴;乔国强;;葛浩文的“东方主义”文学翻译观[N];文学报;2014年

2 李景端;;听季羡林先生谈翻译[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菲菲;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法重构与苏词英译[D];江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7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07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