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写作与创造——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谈语言与文学创作
发布时间:2020-06-21 13:39
【摘要】:2016年11月26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与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应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杜青钢院长邀请,访问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就语言、写作与创造、翻译理念、译者的品质、翻译与理解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对话内容丰富,启迪颇深。本文根据现场对话的录音整理、翻译而成。
本文编号:2724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杨;;文学碰撞艺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南京艺术学院讲座侧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吴楠;勒克莱齐奥:中国文学拓展了我的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袁筱一;译者的冲动与尴尬[N];文艺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康慨;曹乃谦入围最佳译作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勒克莱齐奥 早报记者 石剑峰 整理;“今天的真实明天就不存在了”[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茜;社会学视角下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逄汲滨;老舍与勒克莱齐奥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2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