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赏花——《暄哗与骚动》中凯蒂人物的形象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卫·达蒙德;李荷卿;;凯蒂的午餐[J];家庭与家教;2008年02期
2 韩海燕;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作品中的年轻女性[J];求是学刊;1985年02期
3 李子云;;叶凯蒂其人其文[J];小说界;1996年01期
4 Kelly Laurence;洪馥芝;;采访哈利·波特的初恋情人[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中学版);2006年02期
5 薛衍文;刘强;;我的美国小孙女[J];龙门阵;2008年09期
6 姜波;;意识流在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张桂珍;作为妇女问题小说的《喧哗与骚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8 W·S·毛姆!英国,郭振元;圈子[J];剧本;1994年01期
9 魏兰,罗峰;福克纳小说的隐逸之美——以《喧哗与骚动》为例[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10 ;靓汤的喜和忧[J];电影画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强;;电视频道的互动关系结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敬泽;;罗伟章之信念[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春英;;巴人小说叙述技法浅探[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5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韩瑞峰;;《小镇畸人》的和谐之美——叙述视野中的小说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严光德;;孤独者的对话——试析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中的几个身份问题[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欧阳立博;;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多角度叙述结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琳;别样的传记[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邱华栋;离同居、笑场和“借种”[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沈建缘;特隆凯蒂:艺术因轮胎而生[N];经济观察报;2011年
4 新一 编译;凯蒂·格兰德从实践走出的顶级造型师[N];中国服饰报;2011年
5 记者 苏娅;“真正的主人公是无形的叙述者”[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宵 露;30岁的凯蒂猫 永远的少女[N];中国商报;2004年
7 郭春林;“聆听父亲”[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刘雪枫;唯美的叙述者和诗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王坤宁;《觉建筑》采用“多声部” 故宫也成叙述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申霞艳;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晓;越战创伤叙事[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D];暨南大学;2008年
3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于秀娟;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吴庆军;《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凌;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雾里赏花——《暄哗与骚动》中凯蒂人物的形象塑造[D];河北大学;2000年
2 温方方;《微暗的火》中的叙述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石爱民;论《呼啸山庄》中的耐莉·丁恩[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戴亚琴;恶之花—当下作家对娼妓题材的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琦;《威弗莱》—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冲突与融合[D];四川大学;2006年
6 刘凤侠;《左传》的叙事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姜立;福克纳的复调[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媛媛;高莱特:一种感性世界的写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丽红;废名的归乡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红;《项狄传》的叙事策略[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4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2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