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间性视角解读《红楼梦》杨译本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046;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朝;吴育林;;公共生活的“主体间性”探讨[J];实事求是;2011年03期
2 周文杰;周红路;;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J];理论界;2008年12期
3 孙宁宁;;主体间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嬗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徐震;;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评析[J];世纪桥;2007年07期
5 陈大亮;;翻译主体间性转向的再思考——兼答刘小刚先生[J];外语研究;2007年02期
6 朱晓军;美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理论学刊;2005年07期
7 邱文生;;翻译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基于哲学思辨观的考察[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建平;;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向[J];学术界;2006年01期
9 孙宁宁;;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张宇;;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J];世纪桥;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森林;;评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庄柏泉;王吉;;探索主体性教学规律[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王学辉;;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回归及其法治意义——“5.12地震”展现的行政法治化契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李红霞;;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罗忠;;数学教学凸现学生主体性刍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吕高远;;构建教师校本教研主体性平台,使教师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鲁献慧;;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2 武汉大学哲学系 朱传h
本文编号:2769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6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