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翻译副文本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宇;;在个体与时代之间——试论卞之琳的战时写作[J];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01期
2 孙乐中;;卞之琳漫像[J];百家评论;2017年06期
3 卞之琳;;卞之琳书法[J];百家评论;2017年06期
4 张艳;;寂寞灵魂的深沉思考——解析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思想与情怀[J];新余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5 孙连五;;夏济安与卞之琳[J];书屋;2018年08期
6 王宁;;卞之琳小说的诗化特点[J];文教资料;2017年11期
7 王继霞;试论卞之琳早期诗歌的美学追求[J];语文学刊;2003年03期
8 曾立超;卞之琳诗歌中的“情趣”——读《卞之琳诗集》一得[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6期
9 张鸿雁;;卞之琳传略[J];文教资料;1994年03期
10 张鸿雁;;卞之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含混与现代汉诗写作:以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为例[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冷霜;;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肖佳;;卞之琳研究文献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4 陈可培;;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读卞之琳30年代诗有感[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5 荣光启;;诗歌的中年——论屠岸诗歌与卞之琳、冯至的关系[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茜;;浑圆与清浅——废名与朱英诞新诗比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云惟利;;《冬夜》赏析[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8 唐n\;;辛笛:人与诗[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9 刘子琦;;浅论中国新诗“跨行”语言特征的形成——以卞之琳诗歌创作为中心[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叶维廉;;辛笛诗歌中的声音[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琴安;忆卞之琳先生二三事[N];文汇报;2018年
2 郑珊珊;尽得风流[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彭俐;重读卞之琳[N];北京日报;2000年
4 名章;心仪卞之琳和他的诗[N];中国审计报;2001年
5 (美) 汉乐逸;美与真的发现之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陈建军;从《战鼓》中卞之琳的《“睡在鼓里”》说起[N];中华读书报;2015年
7 杨建民;卞之琳为何埋怨沈从文?[N];中华读书报;2015年
8 袁可嘉;卓越成就珍贵奉献[N];文艺报;2000年
9 谢其章;抬头见星 低头见水[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宫立;卞之琳致施蛰存函[N];文汇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3 周锋;中国现代知性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玉茵;卞之琳翻译副文本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文杰;卞之琳诗歌删改与诗歌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罗玲;论卞之琳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D];西南大学;2017年
4 孙嘉琪;论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化古”[D];南京大学;2011年
5 臧青;卞之琳诗人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戴皓;论卞之琳早期诗歌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慧丽;论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对卞之琳早期诗歌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聂兰;西南联大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张海宁;风雨归途—共和国成立后归国作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常晓华;神似还是形似[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0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7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