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理论指导下的英文散文《静水》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09 01:15
【摘要】:《静水》是一篇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引人遐思的随笔,作者主要描写了康沃尔郡树篱令人惊奇的生态系统,讲述了民间风俗和历史故事。在译前准备中,译者对《静水》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句型多变,词汇丰富,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给英译汉带来许多困难,同时笔者运用网络工具查阅大量资料并作者进行邮件沟通,理解了很多晦涩难懂的表达,因此译者认为,原文中很多专业词汇、表达方式和历史文化等内容需要加以解释,才能让译文通俗易懂。译者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中,通过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这四步,运用注释法、增译法等翻译方法,使译文通俗易懂、地道通顺、准确地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整本书是由两位译者分工合作完成,因此译者也参与到译后审校阶段。通过校对和编辑,两位译者的译文达到了形式一致,内容连贯,术语一致。通过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运用于《静水》文本的翻译实践中,译者认识到该理论的实用性,同时也认为该理论不是万能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散文翻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2786371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晨晨;;阐释学翻译理论对政治文本翻译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4期
2 贺鸿莉;谢彩虹;;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及其局限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786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8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