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当代西方进化论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5:51
【摘要】:本论文是以当代西方进化论美学思潮为研究中心,梳理其研究内容,把握其研究方法,分析其研究意义,以期对当代美学研究有所增益。当代西方进化论美学研究主要是用进化适应性原理,也即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来解释美和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就目前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情况来看,一个完整的进化论美学研究框架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美与进化,另一部分是艺术与进化。在此大框架下,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到第四章讨论美与进化,第五章和第六章讨论艺术与进化。第二章关注的是人体美的标准与进化动因。诸多实验表明,不管是婴儿还是成年人,都对人脸美和身体美有一种本能的、潜意识的感知能力,而且这种无意识的审美偏好还都暗合了一定的标准,如对称、平均、腰-臀周长比例等。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标准都有一个共同的性选择动因:在进化史上,符合这些标准的人更受异性的偏爱,同时,符合这些标准人也是更健康,生育能力更强的人。良好发育的身体和优越的生殖条件对于成功地受孕、生育、抚养后代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的成功,保证了子代在下一轮性选择过程获得优势,并成功繁衍出下一代。如此循环往复,物种得以保存,“美”的特征得以呈现。因此,人体美的标准并非由人为“规定”而出,而是由自然“选择”而来。这一结论直接呼应了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做出的“健者必美,美者必健”之判断,而这一判断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人体美的重要法则。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美、崇高感与进化环境。康德认为,人在面对自然环境时,有可能产生“优美的感情”,也有可能产生“崇高的感情”。为了从进化的角度研究“优美的感情”,实验人员给尼日利亚雨林带的居民看了五组照片,分别展示热带雨林、落叶林、针叶林、稀树草原和沙漠的场景,让他们选出自己最愿意居住的地带,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稀树草原。按照当前考古学和基因生物学的研究,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东非的稀树草原,并从那里开始向外迁徙。虽然我们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但人类对稀树草原的偏爱依然存在,因为那里是人类诞生的地方,是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对栖息地环境的评估,对潜在危险、天气、季节等因素的评估都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会得到人类的偏爱,我们称之为美的;不利于自身生存的环境会得到人类的排斥,我们称之为丑的,最初的自然美观念便在这一系列评估和选择的过程中萌生了。为了从进化的角度探究“崇高的感情”,研究者首先通过脑神经科学实验证明,美的经验和崇高的经验分属于不同的大脑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自然崇高感的出现不仅要归因于本能的生理进化动因,还要归因于理性的文化进化动因,二者的互动使自然崇高感的产生成为可能。第四章讨论的是审美偏好的进化根基与文化介入。人类的审美偏好本身就兼具进化的根基和文化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人类文化的复杂性使纯粹的身体美在性选择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比重下降的原因是文化因素的加入,而不是原始生命因素的衰颓。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文化因素,要么是人类“好基因”的延伸,如通过衣服、化妆和整形手术等方式来强化人体之美;要么是对性选择优势的强化,如智力、权利、财力等因素对人类择偶、婚姻的影响。而不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在试图克服先天遗传因素限制,并通过后天文化因素来增加选择的优势,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资源和生殖资源。因此,在考察人的审美偏好时,我们不能只讨论人类审美偏好的生物动因而忽略了文化的介入,也不能只关注审美的文化要素而忽略最基本的生物动因。总的来看,在讨论美与进化的关系时,从人体,到自然,再到文化,是一个由自我向外在,由初级向高级逐步拓展的过程。而且,在生理基础与文化行为互动的过程中,“艺术”这一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产生了。因此,接下来就开始讨论艺术与进化的关系。第五章的主题是非人类“艺术”与被动进化。这里的艺术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动物的“艺术”创造是迫于性选择压力的被动行为。它们创造出的“艺术品”专为求偶和繁殖而用。除了观察低级动物的这些本能性艺术行为之外,人类还对高级猿类进行实验性的艺术训练,通过这些实验,一方面可以发现人与动物在艺术能力方面的相关性,为我们研究人类艺术的起源提供了进化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地展示二者之间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还在于大脑,因此,对比人类大脑和猿类大脑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人类的艺术能力。第六章讨论的是人类艺术与主动进化。与动物相比,人类的艺术行为有很强的主动性。有些学者认为,艺术只是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的“副产品”,它就像我们在建造一座教堂时不经意间留下的一个“拱肩”,并非人类有意所为。然而,另一部分学者从进化的角度来考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适应性意义。艺术的适应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为性选择的手段,增加性选择的优势,有利于自身基因的遗传;二是艺术作为文化适应的媒介,调节社会关系,有助于促进群体的团结和增加群体生存的机率。与哲学美学研究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不同,进化论美学研究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总结出进化论美学研究的三重意义:首先,进化论美学研究是美学研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但它并无意于全盘否定其它的研究路径。其次,进化论美学研究突出了人类审美偏好的进化根基,但这并不是一种简化论的思想。再次,进化论美学研究关注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特征,但又正视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各个族群间审美标准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01
【图文】:

效果图,数字化处理,方法,来源


经过处理的人脸远看还是一个完整的人脸,但实际上它们已经被划分为很逡逑多小方格(类似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像素”),每个方格都按照黑白程度进行逡逑量化(如图3,上图)。当一张人脸与另一张人脸重叠时,每一对对应的小方格逡逑00邋Us邋\邋&S邋\逦\邋61邋U逡逑v—-km邋f#逡逑\逦2.Wa;<0MKJSiTE逦4TACEC0MK?rre逡逑^邋_逦_逡逑(222,邋J£_逦_|_逦J£_邋\邋j=逦*-mC2邋COMTOSTTE逦16邋fACE邋COMPOSITE逡逑220邋140逦210邋15C邋//邋^逦215邋U5逡逑_邋?邋^逡逑indiviAiOl邋Face邋l逦iptfvso;^邋Face邋2逦Averaged邋C?xi?ig?jr5?cfi邋0?逦_邋J:_pACg逡逑图3.人脸数字化处理方法。图片来源:JudithH.图4.人脸重垒效果图。图片来源:Adam邋J.逡逑Rubenstein,邋Judith邋H.邋Langlois.邋Lori邋A.邋Roggman.逡逑Langlois,邋Lori邋A.邋Roggman,邋Lisa邋Musselman.邋What逦what邋makes邋a邋face邋attractive邋and邋why:邋The邋role邋of逡逑is邋average邋and邋what邋is邋not邋average邋about邋attractive逦averageness邋in邋defining邋facial邋beauty.邋In:邋Gillian逡逑faces'?邋P^chological邋Science.邋1994.邋5(4):逦Rhodes

效果图,效果图,白种人,新西兰人


逦Westport:邋Ablex邋Publishing,邋2002,邋p.8.逡逑的数值相加后再相除,就得到了平均的数值(如图3,下图)。按照这种方法,逡逑随着人脸的不断叠加,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变化(如图4)。随后,研究人逡逑员将合成照片和被合成照片混在一起拿给300个成年人,让他们在李克特量表的逡逑范围内对这些照片进行评判,1代表非常没有吸引力,5代表非常有吸引力,结果逡逑显示,由16张人脸和32张人脸重叠而来的平均脸得分要比其它人脸的得分更高:逡逑这说明,越是平均的人脸,人们越认为是美的》@在后来的研究中,实验人员利逡逑用计算机技术改进了获取平均人脸的方法?,但最终的结论并没有发生变化。为逡逑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研究者还设计出实验,让新西兰人、印度人、中国人、逡逑尼日利亚人来评判白种人人脸,得出的结果与白种人自己评价白种人的结果一逡逑1邋Adam邋J.邋Rubenstein.邋Judith邋H.邋Langlois.邋Lori邋A.邋Roggman.邋What邋makes邋a邋face邋attractive邋and邋why:邋The邋role邋of逡逑averageness邋in邋defining邋facial邋beauty.邋In:邋Gillian邋Rhodes.邋Leslie邋A.邋Zebrowitz.邋eds.邋Facial邋Attractiveness:逡逑Evolutionary

公园,造型,加利福尼亚州


了一些公园的造型之后,他们发现,很多由成年人规划设计的公园都呈现出稀树逡逑草原的风貌:“地上长有茂密的青草,矮小、枝干向两边伸展的树木点缀在草原逡逑上,树与树的天蓬互不接触。”邋?在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公园造型,a公园逡逑坐落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卢萨县(ColusaCounty),b公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萨逡逑克拉门托山谷(SacramentoValley),c公园在华盛顿州的斯波坎县(Spokane逡逑County)邋,邋d图是瑞士日内瓦的城市公园。尽管四个公园的植被种类不太相同,逡逑但它们的分布模式都与热带稀树大草原相似:视野开阔,青草覆地,矮树点缀。逡逑除了整体的造型以外,稀树草原的典型元素一一拥有天蓬的矮树一一也同样受到逡逑g邋John邋H.邋Falk.邋John邋D.邋Balling.邋Evolutionary邋influence邋on邋human邋landscape邋preference.邋Environment邋and逡逑Behavior.邋2010.邋42(4):邋p.484.逡逑Gordon.邋H.邋Orians.邋Habitat邋selection:邋General邋theory邋and邋applications邋to邋human邋behavior.邋In:邋Joan邋S.邋Lockard.逡逑ed.邋The邋

本文编号:2792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92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f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