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夜色温柔》的现代主义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21 16:28
   司科特·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自1934年出版以来长期不被 评论界看好。评论界认为其描写的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事,不合三十年代的 时宜,尤其是其结构的纷乱遭到了很多批评。由于文章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读者普遍认为该书难以读懂。 但是,经过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是一部极具现 代主义色彩的作品。在内容方面,菲茨杰拉德受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分 析”贯穿全书,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突出。作者所选的主要人物是精神科医生 迪克和精神病人尼科尔。迪克在书中不仅身体力行进行精神分析,治愈了尼科 尔的疾病,还著书立说推广精神分析,在书中被称为“伟大的弗洛伊德”。在 病态的现代社会中,精神疾病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精神分析似乎是作者试图 剖析社会疾病的手段,是作家探寻改造社会的良方。在具体的叙述中,作者反 映了多个现代主义主题。迪克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传统的积极向上的美国人的 品质,他要实现成为有造诣的精神学家的梦想。然而,他在实现这一梦想过程 中遇到了物质与精神上的种种困境。菲茨杰拉德在书中深刻地揭示了“迷惘的 一代”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迪克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不依靠尼 科尔的财富与金钱。然而迪克失望了。在金钱的诱惑下,迪克最终还是与尼科 尔结婚。在他踌躇满志地致力于他所喜爱的研究时,在他经营一家医院的过程 中,迪克始终无法摆脱金钱对他的影响,最终他屈服了,堕落了。同样由于金 钱的压力,迪克最后一事无成,消逝于表面色彩斑斓的城市。现代社会中金钱 的腐蚀作用在《夜色温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菲茨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还 凸现了现代人的异化。父女乱伦、凶杀暴力、性的泛滥等种种社会现象均得以 体现。巴比所代表的上层阶级对待原不属于同一阶级的迪克就象对待他们的财 产一样,需要时就买,不需要时就将之抛弃。他们冷漠无情,一切以利益和金 钱为导向。 在表现手法上,作品采用了多种现代主义表现形式。为了表现现代复杂的 社会经验,突出金钱的腐蚀性,人的异化,精神的变态,菲茨杰拉德采用了时 间转换,多角度叙述,自由联想及内心独白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之相适应。小说 >。二子’二”二\ 不按时间顺序行文。小说讲叙了到年间发生的事,却以故事发生的中间时间开 始,使读者直接进入主人公的复杂经验。小说同时使用倒叙、插叙及内心独白 等技巧,使读者跟随事件进入作品。作者要突出的是影响主题的事件,而不是 时间。由于叙事时间频繁转换,叙述角度也随事件的不同频繁改变。不同的叙 述角度使行文更显客观。意识流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作者通过自由 联想记录了人物的意识流动。人物的内心独白使读者直接进入并了解人物的意 识世界。这尤其适合对精神病人意识的揭示。人物无序的意识影射了社会的无 序。所以,菲茨杰拉德采用了与主题相适应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生动地烘托 了主题,展示了主人公迪克理想破灭的历程。 本文通过对腋色温柔》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得出结论:《夜色温柔》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栖庆;美国四大作家对现代主义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外举行[J];外国文学;1993年06期

2 郭燕;;无望的“美国梦”——评析《夜色温柔》的现代主义特征[J];名作欣赏;2011年33期

3 郑海婷;;美学体制与政治艺术的问题——朗西埃重读现代主义[J];东南学术;2019年05期

4 张彩霞;;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研究的中西对话——复旦大学“美国现代主义”工作坊概述[J];美术观察;2018年12期

5 曾庆元;;现代主义文艺与非理性哲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6 邹青;;反叛或传承——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反思[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年09期

7 朱尚熹;;给雕塑补上现代主义之课[J];雕塑;2017年02期

8 易晓明;;论现代主义研究及其缺失的维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9 彼得·盖伊;骆守怡;杜冬;;现代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1期

10 刘宝;;现代主义与文学及电影新媒介[J];电影评介;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岳;;“民间写作”的颓败与“消费主义”的侵袭——兼析新世纪现代主义文论的转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2 陈厚诚;;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想理论解读[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甘婷;;谁来为那些妇女的悲剧命运负责?—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臧棣;;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肖明翰;;中国文化的影响与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对秩序的探寻[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9 万胥亭;;从波特莱尔的“时尚现代性”走向现代艺术的四种“诗意现代性”[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嬗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文化战争中的现代主义[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郑渝川;现代主义历程:思考和躁动永不停歇[N];文汇报;2017年

3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建疆;别现代主义:一种理解现实的角度[N];社会科学报;2018年

4 王静;现代主义的中式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迈克·格雷姆肖(Mike Grimshaw)/文 李冬梅/编译;“软现代主义”:后理论设计者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杨庆祥;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写作”的蜕变[N];文学报;2016年

7 罗四

本文编号:2823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23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