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温柔》的现代主义特征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栖庆;美国四大作家对现代主义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外举行[J];外国文学;1993年06期
2 郭燕;;无望的“美国梦”——评析《夜色温柔》的现代主义特征[J];名作欣赏;2011年33期
3 郑海婷;;美学体制与政治艺术的问题——朗西埃重读现代主义[J];东南学术;2019年05期
4 张彩霞;;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研究的中西对话——复旦大学“美国现代主义”工作坊概述[J];美术观察;2018年12期
5 曾庆元;;现代主义文艺与非理性哲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6 邹青;;反叛或传承——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反思[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年09期
7 朱尚熹;;给雕塑补上现代主义之课[J];雕塑;2017年02期
8 易晓明;;论现代主义研究及其缺失的维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9 彼得·盖伊;骆守怡;杜冬;;现代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1期
10 刘宝;;现代主义与文学及电影新媒介[J];电影评介;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岳;;“民间写作”的颓败与“消费主义”的侵袭——兼析新世纪现代主义文论的转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2 陈厚诚;;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想理论解读[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甘婷;;谁来为那些妇女的悲剧命运负责?—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臧棣;;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肖明翰;;中国文化的影响与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对秩序的探寻[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9 万胥亭;;从波特莱尔的“时尚现代性”走向现代艺术的四种“诗意现代性”[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嬗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文化战争中的现代主义[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郑渝川;现代主义历程:思考和躁动永不停歇[N];文汇报;2017年
3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建疆;别现代主义:一种理解现实的角度[N];社会科学报;2018年
4 王静;现代主义的中式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迈克·格雷姆肖(Mike Grimshaw)/文 李冬梅/编译;“软现代主义”:后理论设计者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杨庆祥;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写作”的蜕变[N];文学报;2016年
7 罗四
本文编号:2823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2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