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13:5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把博大的中华典籍文化融入到多元的世界主流文化中去是一项艰难复杂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典籍翻译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拓展更广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今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过程中,翻译活动担当起跨越异质文化的重要桥梁,以《楚辞》为代表的大批中国文学文化典籍作品的外译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楚辞》英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英译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经典作品,故加强《离骚》英译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以重译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离骚》的霍克斯英译本和卓振英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以下问题:(1)霍译本和卓译本在语音、形式和语义上的准确性有何区别;(2)两个译本使用何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来实现上述准确性;(3)卓译本的翻译质量是否优于霍译本,如果是的话,形成翻译质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本研究对《楚辞》重译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本研究拟通过运用有关重译理论探究《离骚》译本质量问题,寻找提高汉典外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丰富典籍翻译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概述国内外《楚辞》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以及《离骚》英译及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然后进行简评。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首先对国内外重译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然后详介重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译类型、重译假设、重译动因、重译周期、重译功能等,最后根据重译理论中的重译假设形成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与路径。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拟以《离骚》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个案,分析其质量差异并从文化的、时代的、个人的角度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在本个案研究中,首先拟对两个译本进行宏观介绍,然后采用抽样法选取译本中的片段即翻译实例,包括词、词组、句(诗行)、段(诗节)等,从形式与意义再现的准确度、译策译法、语言风格等层面对两个译本的质量进行比较描述及定量分析。最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寻两个译本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对《楚辞》重译的启示。第五章为结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给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建议。本研究表明,源语译者的源语语言文化能力不一定强于译语文化的译者。在中华文化走出的翻译实践中,可采用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模式,需要来自译出语的译者和译入语的译者对各自的语言文化有高深渊博的修养。
【学位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315.9;I0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Methods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Overview of Chu Ci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2.2.1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at home
        2.2.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abroad
    2.3 An Overview of Li Sao
    2.4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 Sao
        2.4.1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 Sao at Home
        2.4.2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 Sao Abroad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Introduction to Retranslation Theory
    3.2 Basic Ideas of Retranslation Theory
        3.2.1 Types of Retranslation
        3.2.2 Retranslation Hypotheses
        3.2.3 Reasons for Retranslation
    3.3 Application of Retransl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Quality
Chapter Four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Li Sao
    4.1 An Introduction to Hawkes’s and Zhuo’s Translations of Li Sao
    4.2 Formal and Semantic Accuracies in the Translations
        4.2.1 Formal Accuracy in the Translations
            4.2.1.1 Accuracy in Phonetic Structure
            4.2.1.2 Accuracy in Local Structure
            4.2.1.3 Accuracy in Global Structure
        4.2.2 Semantic Accuracy in the Translations
        4.2.3 Summary
    4.3 Features of Language Use in the Translations
        4.3.1 Hawkes’s Language Style
        4.3.2 Zhuo’s Language Style
        4.3.3 Summary
    4.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s
        4.4.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4.4.2 Translation Methods
            4.4.2.1 Literal Translation
            4.4.2.2 Annotation
            4.4.2.3 Transliteration
            4.4.2.4 Interpretation
            4.4.2.5 Generalization
            4.4.2.6 Omission
        4.4.3 Summary
    4.5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邵娟;苏涛;;我国《论语》英译研究十年现状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2 王宏;林宗豪;;《楚辞》英译研究在中国三十年(1988—2017)[J];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02期

3 麦新转;;中国成人高校校名英译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黄苏敏;刘媛;;网络热词“城会玩”及其英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12期

5 张璐;;商务茶事接待用语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7年01期

6 李权芳;穆文超;;“一带一路”背景下《黄帝内经》英译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年11期

7 任庆亮;;《锦瑟》英译研究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8 钟艳;;我国医疗机构公示语英译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11期

9 张娟;;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宋代茶诗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7年06期

10 曲秀艳;闫洪勇;;农业汉语谚语的英译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崔莹辉;《老子》英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冰;译随境变: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老子》英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何正兵;藏语口头诗歌英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成华;藏象术语的隐喻认知及其英译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冯全功;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李钢;和而不同[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中强;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政论话语的英译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唐婷;操控理论视角下典籍英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胡静雯;重译理论视角下《离骚》英译质量研究[D];长江大学;2019年

4 李真真;中药“解表”相关功效术语英译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胡朝君;功能等值理论下“苗族理辞”的英译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6 林佳欣;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网络武侠小说英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7 凌武娟;隐喻类方剂名称的英译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魏思宁;目的论视角下金融文本的复句英译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辉;对等理论视阈下《孙子兵法》中模糊数字英译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10 缪沐珍;训诂学视角下的《论语》英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4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44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