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李文

发布时间:2017-04-04 08:03

  本文关键词:李文俊《逃离》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历史上,译者处于隐形的地位,自“文化转向”出现后,译者地位提高,不再“隐形”,这促进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关于译者的研究开始增多。同时,人们开始重视译者的主体性。随着翻译主体的出现,译者被认为处于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位置。自此,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开始增多。译者的文化背景,译者对译本的选取,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译者对原著的理解无一不影响作品的翻译,这些都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因素。同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影响。《逃离》是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作品。爱丽丝.门罗的作品被评价为“既精妙又准确,几近完美”,而国内对门罗的学术性研究在2000年前几近空白,近两年才出现对爱丽丝.门罗的作品《逃离》的研究。其研究方向大多在爱丽丝.门罗的小说的叙事手法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两个方面。然而,迄今为止,我国仅李文俊一人翻译爱丽丝.门罗的作品《逃离》。由于至今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李文俊的译本《逃离》进行的研究为空白,基于译者主体性在译本中的体现,笔者从译者主体性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李文俊《逃离》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对文本的选择,意识形态的操控,语言的处理和文化现象的渲染;并以充分的实例来论证。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本的方法对上述四个体现进行充分论证,得出李文俊《逃离》译本中,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翻译特点上:“归化”原则,翻译语言特点鲜明,注意翻译细节。此外,通过对译文及原文的比较分析,笔者对李文俊《逃离》译本中的主体性进行反思,笔者认为,李文俊的译者主体性并不是盲目发挥的,有一定的制约性;同时,李文俊采用了移情和同情的手法使读者能更充分的理解原文。结论部分指出,李文俊在《逃离》译本中充分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有利于文化沟通与传播,使读者能深入其境,充分体会主人公的心情与感受,达到翻译的目的。本文期待读者在阅读不同类型的译本时,充分考虑译本中译者所发挥的能动性,体验并感受原文与译本的不同,并期待读者能深入了解译者所译的目的,进一步肯定译者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期望有意向的读者能用译者主体性理论作指导,做出更多关于《逃离》的翻译。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逃离》译本 李文俊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Introduction11-15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5-22
  • 1.1 Review of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15-19
  • 1.1.1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broad15-17
  • 1.1.2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t Home17-19
  • 1.2 Review of Studies on Run Away and its Translations19-22
  •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22-33
  • 2.1 Translation Subject and Translator Subject22-25
  • 2.1.1 Translation Subject22-24
  • 2.1.2 Translator Subject24-25
  • 2.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25-33
  • 2.2.1 Defini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25-27
  • 2.2.2 Feature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27-33
  • Chapter 3 Analysis of Li Wenjun’s Translation of Run Away33-67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Run Away33-36
  • 3.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Run Away36-49
  • 3.2.1 Choice of Text36-38
  • 3.2.2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38-41
  • 3.2.3 Language Processing41-46
  • 3.2.4 Culture Rendering46-49
  •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Li Wenjun’s Translation of Run Away49-60
  • 3.3.1 Domestic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49-55
  • 3.3.2 Distinctiv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55-57
  • 3.3.3 Emphasis on Details57-60
  • 3.4 Reflections on Li Wenjun’s Translation of Run Away60-67
  • 3.4.1 Restriction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61-63
  • 3.4.2 Empathy and Sympathy63-67
  • Conclusion67-69
  • Bibliography69-72
  • Acknowledgements72-73
  • Appendix73-74
  • 中文详细摘要74-78
  • 英文详细摘要78-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景刚;;翻译描述与译者主体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赵伟;;浅析译者主体性的主观制约因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1期

3 曾尔奇;;论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4 朱云云;谢华;;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孔蓓蓓;;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6 陈缘梅;;再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茂名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杨占;;译者主体性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8 马晶晶;;译者主体性的限度——试论译者主体性与“忠实”之准则[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9 那顺白乙拉;;从翻译过程看译者主体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10 朱兰珍;;论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制约因素[J];职业时空;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龚贻娇;;译者主体性视角下《三字经》英译对比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曾静;;从《许三观卖血记》法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刘莉;;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8 刘燕萍;;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法国中尉的女人》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雯;从接受理论角度看译者主体性[D];宁夏大学;2015年

2 周怡;译者主体性视阈下亚瑟·韦利《长春真人西游记》英译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盛姗姗;译者主体性之《水浒传》两英译本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包艳丽;《比利·米勒的那一年》翻译实践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贺璐倩;基于《生死场》韩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年

6 张萍;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看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铁玉婷;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琳;《日本农村家庭的维系与变迁》(节选)翻译报告[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海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老人与海》女性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田庆武;和谐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关键词:李文俊《逃离》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