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人鼠之间》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5:12

  本文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人鼠之间》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鼠之间》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一经出版便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1962年斯坦贝克凭借该小说成功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人鼠之间》的成功也使得它成为翻译家们竞相追捧的对象,在中国,就出现了多个翻译版本。秦似于1942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将它翻译成中文;汤新楣的译本于1977年在改革开放前夕出版;由张澍智翻译的《人与鼠》于2004年出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鼠之间》的译本层出不穷。在众多的译作中,秦似、汤新楣、张澍智的译本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三个译本诞生于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时代代表性,鉴于此,这三个译本便成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在中国,《人鼠之间》一直是文学界人士研究的热点,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本身,以译本作为对象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进行研究这一领域还急需扩充。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胡庚申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翻译理论,他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应用到翻译研究,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且从适应和选择的视角出发,系统地解释了翻译过程,提出并论证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以及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理论框架,对《人鼠之间》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主要从译本的多维度转换、读者素质以及译者素质三个方面出发,综合考查三个译本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研究发现,秦似、汤新楣和张澍智的译本都将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彰显出来,这三个中译本是三个译者在各自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和选择的结果。通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一方面丰富了《人鼠之间》在译本领域的研究;此外,为中译本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关键词】:《人鼠之间》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多维度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Research objectives10-11
  • 1.3 Research method and thesis structure11-12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2-17
  • 2.1 Translations of Of Mice and Men and previous studies on these translations12-14
  • 2.1.1 Translations of Of Mice and Men12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Of Mice and Men12-14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Hu's approach to TAS14-17
  • 2.2.1 Review of Hu's approach14
  • 2.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AS14-17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17-24
  • 3.1 The key terms in the theory17-18
  • 3.2 The main ideas of the theory18-24
  • 3.2.1 Principles of the translation19
  • 3.2.2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19-20
  • 3.2.3 Methods of the translation20-23
  • 3.2.4 Criteria of the translation criticism23-24
  • Chapter 4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in the Translator's Times24-29
  • 4.1 Source text24-26
  • 4.1.1 The author John Steinbeck24-25
  • 4.1.2 Of Mice and Men25-26
  • 4.2 The three translators26-27
  • 4.3 Social backgrounds of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27-28
  • 4.4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28-29
  • Chapter 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29-57
  • 5.1 Selective adaptation to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29-31
  • 5.1.1 Translations in terms of needs29-30
  • 5.1.2 Translations in terms of competence30-31
  • 5.2 Adaptive selection to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31-55
  • 5.2.1 Translations from the linguistic dimension32-40
  • 5.2.2 Translations from the cultural dimension40-50
  • 5.2.3 Translations from the communicative dimension50-55
  • 5.3 Evaluations on the three versions55-57
  • 5.3.1 The degree of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55
  • 5.3.2 Reader's quality55-56
  • 5.3.3 Translator's quality56-57
  • Chapter 6 Conclusion57-59
  • Bibliography59-62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62-63
  • Acknowledgements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燕虹;试论《人鼠之间》的戏剧特点[J];外国文学;2001年03期

2 李小军;;《人鼠之间》的变形解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3 杨丽;;从《人鼠之间》看土地梦想下的焦虑[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1期

4 琦君;;人鼠之间[J];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2009年08期

5 周锰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语篇《人鼠之间》的深层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黄莉华;一曲梦想爱的孤独之歌——《人鼠之间》主题试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7 曾令富;《人鼠之间》的另一种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8 文珊;试论《人鼠之间》标题的隐喻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刘国枝,胡雪飞;苏里泰:一场孤独的游戏——对《人鼠之间》主题的三重解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慧英;;对《人鼠之间》主题的三重隐喻的解读[J];世纪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撰稿 李颂;美国高中生读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杰;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人鼠之间》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东升;论《人鼠之间》的主题[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郑燕虹;论《人鼠之间》中的戏剧成份[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红;论《人鼠之间》的主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潘晓宇;《人鼠之间》的戏剧性要素探寻[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琳;《人鼠之间》对《圣经》主题的模仿[D];中南大学;2012年

7 郭宏;论《人鼠之间》中的二元对立[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一琳;约翰·斯坦贝克《人鼠之间》的象征主义[D];南昌大学;2012年

9 周蓉;论《人鼠之间》中约翰·斯坦贝克的土地情结[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贯海宏;异化中无望的挣扎[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人鼠之间》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8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