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一个思想史的角度

发布时间:2021-01-26 12:11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的内容,包括了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转换以及在中国被转换的理论,反过来对西方理论的影响等。在方法上既是历史化的,又是元批评的。若要把握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转换,方法上应做大历史、思想史、学术史的脉络梳理。一方面需要做纵向的历史化的叙述,一方面要寻找理论关键词,即福柯-李泽厚式的"制造概念、提供视角"。关注的问题包括: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反思与西方后学的时间平行与结构相似,以及李泽厚的审美-历史话语建构与德国启蒙理性、当代西方后学的关系,构成理论方法、范式与中国问题的一体两面;"莫斯科-延安-北京模式"的中国文艺理论演变的路线图;审美、意识形态、情本体、情感政治、生命政治等关键词在当代中国与世界学术界的位置。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方法、范式与中国问题的一体两面
二、文艺理论的历史路线图
三、结语:一些理论关键词的思考
    审美、意识形态
    情本体、情感政治、生命政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遭遇西方理论:一个元批评角度的思考[J]. 刘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美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知识谱系学思考[J]. 刘康.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5)
[3]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理论对话的新视角(座谈实录)[J]. 刘康,朱立元,曾军,毛雅睿,张俊丽.  上海文化. 2019(08)
[4]“批评理论的中国问题”的认识论革新[J]. 颜芳.  文艺争鸣. 2019(06)
[5]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以学术范式、方法、批评实践为切入点[J]. 刘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演进与思考[J]. 朱立元.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7]中国研究、后殖民主义及身份认同——刘康访谈录[J]. 刘康,李松.  文艺争鸣. 2018(09)
[8]文化研究的西方资源与中国实践[J]. 刘康,李松.  文化研究. 2017(04)
[9]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命运——詹姆逊与詹姆逊主义[J]. 刘康.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1)
[10]值得追问的“中国问题”——兼与王伟博士商榷[J]. 李自雄.  文艺争鸣. 2013(01)



本文编号:3001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01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8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