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斐波那契数列到分形几何艺术-理性审美的突破与延异
发布时间:2021-04-21 07:02
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早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数学作为极具逻辑和理性的学科对艺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世界的建筑学发展以及艺术的历史进程都与几何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典几何学的透视理论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发展,而近代艺术的进程则是与非欧几何的出现渊源颇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尔布罗特提出了分形几何学说,对数学、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分形几何学说作为非欧几何当中的代表理论对现代艺术的创作有着新的启示和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由斐波那契螺旋曲线为起点,讨论了经典几何学的生成规律和理性特质,比较了经典几何与分形几何在视觉效应上的差异及理性延异的生成特点,找出新型审美存在的意义及必要性。最后章节以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体系为切入点,对二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本质、幻象、生命形式、审美直觉四个方面对理性延异的必要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学理分析与总结。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及内容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1章 斐波那契数列与经典几何的理性审美特质
1.1 斐波那契数列的出现
1.1.1 斐波那契数列的理性表象——螺旋线
1.1.2 斐波那契数的应用与延伸
1.2 经典几何学的理性内涵
1.2.1 经典几何学的艺用范畴
1.2.2 经典几何学对艺术的积极意义
1.3 经典几何学的普世美学
1.3.1 几何之美的理性特质
1.3.2 面向世界的几何美学
第2章 分形几何艺术的感性延异
2.1 分形几何学的出现
2.2 分形几何艺术的视觉特征
2.2.1 汤姆·贝达德(Tom Beddard)
2.2.2 新自然主义——朱雨泽
2.3 分形几何艺术的延异所在
第3章 审美的视觉差异成因
3.1 视知觉的符号化转换过程
3.2 形式的视觉效应带来的节奏感与韵律
第4章 以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探讨分形几何艺术的突破与延异
4.1 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体系概述
4.2 以艺术本质论探讨二者的异同
4.3 在艺术幻象论中对比二者的基础幻象与二级幻象
4.4 以生命形式论分析二者的生命同构性
4.5 从艺术直觉论总结二者的延异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51297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及内容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1章 斐波那契数列与经典几何的理性审美特质
1.1 斐波那契数列的出现
1.1.1 斐波那契数列的理性表象——螺旋线
1.1.2 斐波那契数的应用与延伸
1.2 经典几何学的理性内涵
1.2.1 经典几何学的艺用范畴
1.2.2 经典几何学对艺术的积极意义
1.3 经典几何学的普世美学
1.3.1 几何之美的理性特质
1.3.2 面向世界的几何美学
第2章 分形几何艺术的感性延异
2.1 分形几何学的出现
2.2 分形几何艺术的视觉特征
2.2.1 汤姆·贝达德(Tom Beddard)
2.2.2 新自然主义——朱雨泽
2.3 分形几何艺术的延异所在
第3章 审美的视觉差异成因
3.1 视知觉的符号化转换过程
3.2 形式的视觉效应带来的节奏感与韵律
第4章 以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探讨分形几何艺术的突破与延异
4.1 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体系概述
4.2 以艺术本质论探讨二者的异同
4.3 在艺术幻象论中对比二者的基础幻象与二级幻象
4.4 以生命形式论分析二者的生命同构性
4.5 从艺术直觉论总结二者的延异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51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5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