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荆棘鸟》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23:11

  本文关键词: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荆棘鸟》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一部家世小说,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目前,在我国,关于《荆棘鸟》的中文译本主要有两版——1983年晓明、陈明锦版本和1990年曾胡版本。国内外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主要是人物性格及心理的刻画、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爱情观,比较文学,女性主义,宗教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翻译角度来叙述的比较少。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三种规范。他认为译者对于作品的选择,到翻译前决定的翻译策略,再到具体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技巧,都是受到了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框架,从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三个方面,通过对《荆棘鸟》两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来探讨翻译规范对译本形成的影响,并且从描述性的角度对该作品译文在其他角度下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以便对翻译现象进行更全面的审视,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证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合理性和解释力。具体表现在分析两译本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方针,文章中对词语的区别翻译,脚注的多少以及段落的删减等各个方面。关于《荆棘鸟》,更多的研究关注的是原文,而不是它的中文译本。因此本文的翻译角度研究,为《荆棘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崭新的视角,增强了对其两译本的理解和研究,加深了对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理解,同时为今后的文学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荆棘鸟》 翻译规范 翻译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7-8
  • 摘要8-9
  • Abstract9-12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12-17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urpose13-14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14-15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5-17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17-23
  • 2.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Thorn Birds abroad and at home17-20
  • 2.2 Researches on the Version of Xiao Ming, Chen Mingjin20-21
  • 2.3 Researches on the version of Zeng Hu21
  • 2.4 Summary of previous researches21-23
  •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23-29
  • 3.1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translation norms23-25
  • 3.2 Initial norms25
  • 3.3 Preliminary norms25-26
  • 3.4 Operational norms26-27
  • 3.5 Summary27-29
  • Chapter Ⅳ Comparative analysis beyond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29-43
  • 4.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l norms29-37
  • 4.1.1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selection of Xiao Ming, Chen Mingjin31-35
  • 4.1.2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selection of Zeng Hu35-37
  • 4.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liminary norms37-42
  • 4.2.1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policy38-41
  • 4.2.2 Directness of translation41-42
  • 4.3 Summary42-43
  • Chapter Ⅴ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in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43-60
  • 5.1 Matricial norms43-53
  • 5.1.1 Additions of footnotes in the translation44-50
  • 5.1.1.1 At the level of language45-47
  • 5.1.1.2 At the level of culture47-50
  • 5.1.2 Omissions in the translations50-53
  • 5.2 Textual-linguistic norms53-60
  • 5.2.1 At the level of lexicon53-56
  • 5.2.2 At the level of discourse56-60
  • Chapter Ⅵ Conclusion60-63
  • 6.1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60-61
  • 6.2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61-63
  • Works Cited63-65
  • Appendix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永旭;;论《荆棘鸟》的圣经元素[J];思想战线;2008年06期

2 凌丽;;此在即永恒 爱与痛的生命绝唱——《荆棘鸟》中女性爱之哲学[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董菁;;《荆棘鸟》的经典性探讨[J];沧桑;2008年05期

4 冯海燕;;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源《荆棘鸟》的轰动效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张学梅;;《荆棘鸟》——爱与命运的传奇[J];文学教育(中);2010年11期

6 张t熁,

本文编号:321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1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