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审丑是否可能 ——基于保尔·盖耶对康德审丑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3:3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康德审丑问题进行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保尔·盖耶的《康德论审丑的纯粹性》(Kant on the Purity of Ugly)一文,探讨在康德美学体系中“审丑”的可能性及其历史影响。盖耶用康德鉴赏判断理论解释审丑,从纯粹鉴赏判断的角度来取消了纯粹审丑判断的可能性,认为审丑体验是混杂着生理、实践或道德判断。其依据在于,对象的纯粹审美反应必须是一种在自由游戏状态下的审美愉悦。基于盖耶对康德审丑问题的回答,本文回溯到《关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实用人类学》与《判断力批判》三部美学著作中,探讨审丑的可能性:在《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中,通过康德对崇高感与美感的比较分析发现,“恐惧的崇高感”更加接近“丑感”的内涵,这是“审丑”在经验世界的一次应用;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积极为感性辩护,并认为美丑具有“三价论”:“美”“丑”之间存在一种中立状态作为过渡形式,赋予了“丑”化为“美”的单向路径;在《判断力批判》中,基于自由游戏的特点和先天条件,康德并没有赋予“丑”与“美”一样的纯粹审美反应基础与先验原则,而将“丑”引入艺术,成为一种美的艺术表现...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学术史研究综述
    第三节 方法、构架与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保尔·盖耶对康德审丑问题的回应
    第一节 自由游戏与丑的可能性
    第二节 美、崇高与丑的体验都是不纯粹的
第二章 对康德审丑问题的探寻:基于保尔·盖耶的回答
    第一节 “崇高感”更接近“丑感”
    第二节 美丑三价论:“丑”转化的单向性
第三章 纯粹审丑判断与应用审丑判断:对保尔·盖耶的延伸
    第一节 “丑”是否具有纯粹的审美反应基础?
    第二节 纯粹审丑判断的不可能性:对第三契机的违背
    第三节 “应用”审丑的可能性:混合了生理与道德的体验
第四章 作为应用鉴赏判断的“审丑”及其对后世审丑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 保尔·盖耶的理论尝试的意义
    第二节 康德审丑问题对审丑理论的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德论丑的纯粹性[J]. 保罗·盖耶,谢舒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02)
[2]论“审美理念”在康德美学中的作用——重构康德美学的一种可能[J]. 刘旭光.  学术月刊. 2017(08)
[3]康德论崇高:审美还是审丑?[J]. 潘道正.  文艺研究. 2017(03)
[4]论康德的“丑的问题”[J]. 潘道正,李进超.  文艺理论研究. 2016(05)
[5]“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J]. 刘旭光.  学术月刊. 2016(01)
[6]审美的“倒转”——从康德美学到波德莱尔的艺术实验[J]. 蒋磊.  济宁学院学报. 2011(05)
[7]崇高与丑怪——兼比较康德与雨果[J]. 李平.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9(04)
[8]审丑与非理性精神的关系初探——对丑观念演变历史的一种新视角考察[J]. 王庆卫.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9]康德在丑面前的尴尬[J]. 牛宏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4)



本文编号:3296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96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