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8:40
本研究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进行分析。本研究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译本、徐英才译本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等层面深入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其次,从词语、句子和语篇等层面比较张译本、徐译本和卜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写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此外,将三个英译本与原创散文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从操控理论的角度揭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最后,对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进行思考,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本研究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3章、第4章和第5章为核心部分。第1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2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研究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回顾了翻译美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阐述了翻译美学研究的现状。此章还综述...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
2.1.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现状
2.1.2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思考
2.2 翻译美学研究
2.2.1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渊源
2.2.2 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2.3 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2.3 译者风格研究
2.3.1 传统译者风格研究
2.3.2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译者风格研究
2.3.3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2.4 文化学派理论研究
2.4.1 文化学派理论
2.4.2 文化学派理论的研究现状
2.4.3 文化学派理论的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
3.1 民国散文概述
3.1.1 散文概述
3.1.2 民国散文的繁荣
3.2 非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2.1 情志
3.2.2 意象
3.2.3 意境
3.3 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3.1 语音层
3.3.2 词语层
3.3.3 句段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
4.1 定量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标
4.1.2 语料库与语料库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民国散文文体特征的定量研究
4.2.1 高频字
4.2.2 主题字
4.2.3 民国散文的文体特征
4.3 张培基与徐英才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3.1 词汇层面
4.3.2 句子层面
4.3.3 篇章层面
4.4 张培基与卜立德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4.1 词汇层面
4.4.2 句子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美现代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5.1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
5.1.1 英美散文概要
5.1.2 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定量研究
5.1.3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5.2 张培基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2.1 词汇层面
5.2.2 句子层面
5.2.3 篇章层面
5.3 卜立德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3.1 词汇层面
5.3.2 句子层面
5.3.3 篇章层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
6.1 外部因素
6.1.1 意识形态
6.1.2 赞助人
6.1.3 主流诗学
6.2 内部因素
6.2.1 翻译原则
6.2.2 译者素养
6.2.3 翻译目的
6.3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
7.1.2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
7.1.3 散文译者风格的研究模式
7.1.4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7.2 研究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2.1 研究价值
7.2.2 研究局限与不足
7.2.3 未来研究方向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性结合的《老人与海》及其六译本风格对比考察[J]. 刘泽权,王梦瑶. 外语教学. 2017(05)
[2]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 王峰,陈文. 外语教学. 2017(04)
[3]国内现当代散文作品英译研究述评[J]. 童兆升,冯婷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径[J]. 胡开宝,谢丽欣. 中国翻译. 2017(02)
[5]翻译构式观与语料库翻译学下的译者风格研究[J]. 杨子. 上海翻译. 2016(03)
[6]主语驱动原则下的汉语散文英译策略研究[J]. 彭发胜.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1)
[7]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为例[J]. 严苡丹,韩宁. 外语教学. 2015(02)
[8]基于语料库的《水浒传》沙博理英译本意合句式研究[J]. 任东升,马婷. 外语研究. 2015(01)
[9]叙事学视角下近代以来散文英译初探[J]. 叶舒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基于语料库的当代英语散文汉译规范研究[J]. 张继光,张政.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04)
博士论文
[1]后殖民视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与译介活动研究[D]. 王惠萍.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2]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 鲍晓英.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历时与共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D]. 卢静.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 周小玲.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 李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6]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 谢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7]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D]. 董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8]琴声何处不悠扬[D]. 李洁.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 李靖.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6596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
2.1.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现状
2.1.2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思考
2.2 翻译美学研究
2.2.1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渊源
2.2.2 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2.3 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2.3 译者风格研究
2.3.1 传统译者风格研究
2.3.2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译者风格研究
2.3.3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2.4 文化学派理论研究
2.4.1 文化学派理论
2.4.2 文化学派理论的研究现状
2.4.3 文化学派理论的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
3.1 民国散文概述
3.1.1 散文概述
3.1.2 民国散文的繁荣
3.2 非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2.1 情志
3.2.2 意象
3.2.3 意境
3.3 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3.1 语音层
3.3.2 词语层
3.3.3 句段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
4.1 定量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标
4.1.2 语料库与语料库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民国散文文体特征的定量研究
4.2.1 高频字
4.2.2 主题字
4.2.3 民国散文的文体特征
4.3 张培基与徐英才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3.1 词汇层面
4.3.2 句子层面
4.3.3 篇章层面
4.4 张培基与卜立德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4.1 词汇层面
4.4.2 句子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美现代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5.1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
5.1.1 英美散文概要
5.1.2 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定量研究
5.1.3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5.2 张培基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2.1 词汇层面
5.2.2 句子层面
5.2.3 篇章层面
5.3 卜立德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3.1 词汇层面
5.3.2 句子层面
5.3.3 篇章层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
6.1 外部因素
6.1.1 意识形态
6.1.2 赞助人
6.1.3 主流诗学
6.2 内部因素
6.2.1 翻译原则
6.2.2 译者素养
6.2.3 翻译目的
6.3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
7.1.2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
7.1.3 散文译者风格的研究模式
7.1.4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7.2 研究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2.1 研究价值
7.2.2 研究局限与不足
7.2.3 未来研究方向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性结合的《老人与海》及其六译本风格对比考察[J]. 刘泽权,王梦瑶. 外语教学. 2017(05)
[2]国内外翻译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译学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J]. 王峰,陈文. 外语教学. 2017(04)
[3]国内现当代散文作品英译研究述评[J]. 童兆升,冯婷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径[J]. 胡开宝,谢丽欣. 中国翻译. 2017(02)
[5]翻译构式观与语料库翻译学下的译者风格研究[J]. 杨子. 上海翻译. 2016(03)
[6]主语驱动原则下的汉语散文英译策略研究[J]. 彭发胜.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1)
[7]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为例[J]. 严苡丹,韩宁. 外语教学. 2015(02)
[8]基于语料库的《水浒传》沙博理英译本意合句式研究[J]. 任东升,马婷. 外语研究. 2015(01)
[9]叙事学视角下近代以来散文英译初探[J]. 叶舒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基于语料库的当代英语散文汉译规范研究[J]. 张继光,张政.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04)
博士论文
[1]后殖民视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与译介活动研究[D]. 王惠萍.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2]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 鲍晓英.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历时与共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D]. 卢静.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 周小玲.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 李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6]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 谢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7]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D]. 董琇.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8]琴声何处不悠扬[D]. 李洁.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 李靖.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6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4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