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并非偶遇》选译(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04 18:10

  本文关键词:《并非偶遇》选译(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是基于小说《并未偶遇》第一章至第四章的翻译的报告。小说作者为阿道比·崔西尔·瓦巴妮。她是一名尼日利亚记者和作家。瓦巴妮是非洲第一位在本国就获得国际出版合同的作家。所选翻译的章节是有关小说主人公金斯利的早年生活的。这部分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这部小说不仅讲述了金斯利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非洲和西方世界的关系。 本翻译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小说选段原文和相应的译文。第二部分为翻译评论部分。翻译评论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小说的背景知识,并阐述了本次翻译项目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为翻译报告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第三章,译者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到的翻译方法,例如增译法、减译法、词性转换法、四字格、语义阐述、句子切分、顺序调整。在第四章,译者对整个翻译报告进行了总结:因为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模式、语言逻辑、语言表达的差异,如果译者仅仅根据原文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话,读者在阅读时是可能会产生困惑的。也就是说,如果译者死守形式对等的翻译主导原则的话,译文中会含有许多普通读者无法理解的地方。所以在翻译这本小说时,译者在适当的时候应使用动态对等的翻译主导原则。 目前国内尚无这部小说的中译本。译者想把这一本精彩的小说呈现在中国读者眼前。把这本小说翻译出来,可以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尼日利亚的历史、政治、社会,更进一步地欣赏非洲文学。
【关键词】:动态对等 翻译方法 非洲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3-5
  • 摘要5-6
  • Contents6-7
  • Part Ⅰ Translation7-83
  • 1. The Original Text7-54
  • 2. The Translation54-83
  • Part Ⅱ Critical Commentary83-100
  • 1. Introduction83-86
  • 1.1 About the Source Text83-84
  • 1.2 The Significanse of the Project84-86
  • 2. Translation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86-88
  • 3 Case Analysis88-99
  • 3.1 Amplification88-90
  • 3.2 Omission90-91
  • 3.3 Conversion91-92
  • 3.4 Four-character structure92-93
  • 3.5 Semantic Explication93-95
  • 3.6 Division95-97
  • 3.7 Inversion97-99
  • 4 Conclusion99-100
  • References100-101
  • Acknowledgements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亚琴;;Use of Four-character Structures in Literary E-C Translation[J];海外英语;2014年02期

2 王建始;;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J];中国翻译;198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并非偶遇》选译(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5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