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19:09
空间研究是当代西方学界的前沿学术研究领域。1960年代后,列斐伏尔、福柯等人开始集中关注空间理论,“空间”成为后现代文学、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对空间问题的强烈关注直接影响了当代文化生产的走向。但是,相对于空间研究的热潮,文艺领域内的空间研究,特别是早期美学空间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事实上,正是在早期空间思想家理论的影响下,“空间转向”才能逐步从文艺思想领域延伸到社会思想领域,成为当代文化思想研究的新方向。不同于1960年代后才普遍兴起的社会空间批判研究,加斯东·巴什拉作为文艺空间研究的代表人物,早在1940-1950年代就率先在文艺领域内展开了有关空间问题的独立探索,他以“空间诗学”的理论阐释,将空间话语引入到文学评论中,不再以历时性的研究思路对文学风格、规律、特征进行总结,而是将诗性空间视为人本真存在的场所,揭示出空间的庇护、存在和栖居意义,体现出早期空间理论家存在式空间研究的理论旨趣,并对后期的社会空间探索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空间转向”的理论先驱。值得注意的是,巴什拉同时具有科学家、哲学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等多种身份,其研究方向也存在着从早期“科学研究”到后期“诗学研究”的深刻...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西方时空意识的早期嬗变
第二节 “历史决定论”的崛起
第三节 巴什拉对柏格森时间观的批判
第二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元素诗学”空间观念的初构
第二节 空间形象的审美分析与意义阐释
第三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存在之思
第一节 “家宅”与“栖居”:空间诗学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场所主义”与“都市空间论”的理论交锋
第四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对巴什拉“家宅”空间先验存在的质疑
第二节 “场所主义”的式微与“家宅伦理体系”的衰落
第三节 “身体意识”的复苏:空间研究转向的根本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科学哲学中的进步性问题[J]. 刘鹏,蔡仲. 哲学研究. 2017(07)
[2]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内在批判[J]. 王晓升. 学术月刊. 2017(07)
[3]空间批评的谱系[J]. 陆扬. 文艺争鸣. 2016(05)
[4]巴什拉对现象学的贡献[J]. 张璟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论巴什拉“认识论断裂”的双重意蕴[J]. 王时中,王凤南.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6]知识的精神分析[J]. 费多益. 世界哲学. 2014(06)
[7]空间美学的建构及其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J]. 裴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空间、知识与权力:福柯社会批判的空间转向[J]. 张梅,李厚羿.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3)
[9]法国哲学的魅力——从巴什拉的《梦想的权利》谈起[J]. 杜小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巴黎、波德莱尔与现代性——论本雅明对波德莱尔诗歌的日常生活内涵之阐释[J]. 杨有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硕士论文
[1]物质与想象—巴什拉的审美救赎[D]. 周文婧.西藏民族大学 2016
[2]加斯东·巴什拉元素诗学理论研究[D]. 孙彦超.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巴什拉的物质想象诗学思想[D]. 郭英丽.兰州大学 2016
[4]科学哲学与想象哲学—巴什拉哲学思想研究[D]. 王琳琳.浙江工业大学 2014
[5]空间诗学的理论与实践[D]. 黄文娟.兰州大学 2013
[6]空间与诗:对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形象问题的分析与述评[D]. 谭宇静.浙江大学 2012
[7]巴什拉与库恩的科学历史观比较研究[D]. 赵宏旺.吉林大学 2009
[8]梦想的诗学[D]. 曹伟芳.广西师范大学 2008
[9]空间诗学[D]. 杨有庆.兰州大学 2007
[10]加斯东·巴什拉的物质想象论[D]. 杨洋.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9081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西方时空意识的早期嬗变
第二节 “历史决定论”的崛起
第三节 巴什拉对柏格森时间观的批判
第二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元素诗学”空间观念的初构
第二节 空间形象的审美分析与意义阐释
第三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存在之思
第一节 “家宅”与“栖居”:空间诗学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场所主义”与“都市空间论”的理论交锋
第四章 巴什拉空间诗学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对巴什拉“家宅”空间先验存在的质疑
第二节 “场所主义”的式微与“家宅伦理体系”的衰落
第三节 “身体意识”的复苏:空间研究转向的根本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科学哲学中的进步性问题[J]. 刘鹏,蔡仲. 哲学研究. 2017(07)
[2]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内在批判[J]. 王晓升. 学术月刊. 2017(07)
[3]空间批评的谱系[J]. 陆扬. 文艺争鸣. 2016(05)
[4]巴什拉对现象学的贡献[J]. 张璟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论巴什拉“认识论断裂”的双重意蕴[J]. 王时中,王凤南.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6]知识的精神分析[J]. 费多益. 世界哲学. 2014(06)
[7]空间美学的建构及其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J]. 裴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空间、知识与权力:福柯社会批判的空间转向[J]. 张梅,李厚羿.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3)
[9]法国哲学的魅力——从巴什拉的《梦想的权利》谈起[J]. 杜小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巴黎、波德莱尔与现代性——论本雅明对波德莱尔诗歌的日常生活内涵之阐释[J]. 杨有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硕士论文
[1]物质与想象—巴什拉的审美救赎[D]. 周文婧.西藏民族大学 2016
[2]加斯东·巴什拉元素诗学理论研究[D]. 孙彦超.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巴什拉的物质想象诗学思想[D]. 郭英丽.兰州大学 2016
[4]科学哲学与想象哲学—巴什拉哲学思想研究[D]. 王琳琳.浙江工业大学 2014
[5]空间诗学的理论与实践[D]. 黄文娟.兰州大学 2013
[6]空间与诗:对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形象问题的分析与述评[D]. 谭宇静.浙江大学 2012
[7]巴什拉与库恩的科学历史观比较研究[D]. 赵宏旺.吉林大学 2009
[8]梦想的诗学[D]. 曹伟芳.广西师范大学 2008
[9]空间诗学[D]. 杨有庆.兰州大学 2007
[10]加斯东·巴什拉的物质想象论[D]. 杨洋.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9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6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