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文学集团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22:05
东晋中期,桓温崛起,众多有才华之士纷纷依附于他,在桓温的组织和影响下,成为了一个文学集团,即胡大雷为之命名的“桓温文学集团”,它是一个具有多重性质的文学集团。这个集团中的成员,大多来自东晋世家大族,他们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风家学的影响,文武兼善。加之身处“儒学复兴”、“玄佛合流”、“文艺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思想、心态及文学作品内容都呈现出多样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桓温文学集团进行研究。第一章“桓温文学集团概论”,通过分析桓温的仕宦经历、东晋中期的政治形势、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产生和“文学集团”的形成要素,论述“桓温文学集团”的形成背景。同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考证文学集团成员里贯、门第、入幕时间及途径。由于幕府成员思想成分复杂,加之“幕府”的性质,文学集团呈现出了政治性和文艺性的双重属性。第二章“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主要分析集团成员诗歌、辞赋和散文三种文体的创作情况。集团现存作品中,以袁宏的文章居多。此外,集团成员的诗歌和辞赋多采取“以玄对山水”的模式,以“玄言诗”和“山水赋”的创作居多。散文则以论体文为主。第三章“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思想及心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桓温文学集团概论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一、桓温文学集团形成的背景
二、桓温文学集团形成的过程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构成
一、门第和里贯构成
二、入幕途径及官职构成
第三节 桓温文学集团的性质
一、政治性
二、文艺性
第二章 桓温文学集团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
一、玄言诗
二、咏史诗
三、咏物诗
四、其他诗作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的辞赋创作
一、山水赋
二、纪行赋
三、咏物赋
四、宴饮赋
第三节 桓温文学集团散文创作
一、论体文
二、书信
三、碑铭
四、表疏
第三章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思想及心态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思想
一、儒学思想
二、玄学思想
三、佛学思想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心态
一、忠于晋室的正统心态
二、渴求建功立业的事功心态
三、清静玄虚、亦仕亦隐的心态
第四章 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以“雅”为美的审美追求
二、多与游宴、战争有关的创作题材
三、浓厚的“重情”意味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特点的成因
一、桓温的影响
二、佛教的影响
三、玄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晋《兰亭诗》与玄言诗之关系[J]. 王友群.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东晋桓温幕府文士及文学活动考略[J]. 龚斌. 云梦学刊. 2019(01)
[3]论罗含散文的写作艺术及其文学意义[J]. 钟涛,张雅伦.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11)
[4]论罗含《更生论》与儒道二家的关系[J]. 王志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5]汉晋时期习氏家族的文化传统[J]. 薛瑞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6]东晋佛玄合流中的《喻道论》与《奉法要》[J]. 许萌. 学理论. 2015(03)
[7]析论东晋孙盛《老子疑问反讯》及《老聃非大贤论》中的老子[J]. 王启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8]试论郗超之《奉法要》[J]. 黄关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9]晋代孙盛著书考[J]. 周永杰. 晋中学院学报. 2013(06)
[10]桓温文学集团发展过程考论[J]. 柯镇昌.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研究[D]. 杨朝蕾.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幕府与晋宋政治研究[D]. 陈春雷.复旦大学 2012
[3]魏晋南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赵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1
[4]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姚晓菲.扬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汉晋陈郡袁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龙笑.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桓温研究[D]. 韩文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魏晋高平郗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张朋兵.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袁宏诗文研究[D]. 唐淑婷.杭州师范大学 2013
[5]两晋幕府与文学[D]. 武培霞.郑州大学 2013
[6]先唐太原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 张谦莉.山西师范大学 2013
[7]汉晋高平郗氏研究[D]. 杨朝宁.云南大学 2010
[8]两晋太原孙氏诗文研究[D]. 贾婷.山东师范大学 2010
[9]晋宋陈郡阳夏袁氏诗文研究[D]. 曹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0
[10]论习凿齿之史学[D]. 方圆.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5500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桓温文学集团概论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一、桓温文学集团形成的背景
二、桓温文学集团形成的过程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构成
一、门第和里贯构成
二、入幕途径及官职构成
第三节 桓温文学集团的性质
一、政治性
二、文艺性
第二章 桓温文学集团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
一、玄言诗
二、咏史诗
三、咏物诗
四、其他诗作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的辞赋创作
一、山水赋
二、纪行赋
三、咏物赋
四、宴饮赋
第三节 桓温文学集团散文创作
一、论体文
二、书信
三、碑铭
四、表疏
第三章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思想及心态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思想
一、儒学思想
二、玄学思想
三、佛学思想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成员的心态
一、忠于晋室的正统心态
二、渴求建功立业的事功心态
三、清静玄虚、亦仕亦隐的心态
第四章 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一节 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以“雅”为美的审美追求
二、多与游宴、战争有关的创作题材
三、浓厚的“重情”意味
第二节 桓温文学集团文学创作特点的成因
一、桓温的影响
二、佛教的影响
三、玄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晋《兰亭诗》与玄言诗之关系[J]. 王友群.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东晋桓温幕府文士及文学活动考略[J]. 龚斌. 云梦学刊. 2019(01)
[3]论罗含散文的写作艺术及其文学意义[J]. 钟涛,张雅伦.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11)
[4]论罗含《更生论》与儒道二家的关系[J]. 王志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5]汉晋时期习氏家族的文化传统[J]. 薛瑞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6]东晋佛玄合流中的《喻道论》与《奉法要》[J]. 许萌. 学理论. 2015(03)
[7]析论东晋孙盛《老子疑问反讯》及《老聃非大贤论》中的老子[J]. 王启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8]试论郗超之《奉法要》[J]. 黄关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9]晋代孙盛著书考[J]. 周永杰. 晋中学院学报. 2013(06)
[10]桓温文学集团发展过程考论[J]. 柯镇昌.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研究[D]. 杨朝蕾.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幕府与晋宋政治研究[D]. 陈春雷.复旦大学 2012
[3]魏晋南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赵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1
[4]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姚晓菲.扬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汉晋陈郡袁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龙笑.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桓温研究[D]. 韩文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魏晋高平郗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张朋兵.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袁宏诗文研究[D]. 唐淑婷.杭州师范大学 2013
[5]两晋幕府与文学[D]. 武培霞.郑州大学 2013
[6]先唐太原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 张谦莉.山西师范大学 2013
[7]汉晋高平郗氏研究[D]. 杨朝宁.云南大学 2010
[8]两晋太原孙氏诗文研究[D]. 贾婷.山东师范大学 2010
[9]晋宋陈郡阳夏袁氏诗文研究[D]. 曹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0
[10]论习凿齿之史学[D]. 方圆.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5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2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