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5 19:22
20世纪初期,朱光潜借鉴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的理论,创作了《文艺心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以“文艺心理学”学科名称为题名的专著,标志着文艺心理学学科的初步建立。书中,朱光潜既从西方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的理论中寻找依据,又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以生活中的事件为例,用浅显朴实的话语对文艺心理学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旨在以艺术净化人心,帮助国人通透地理解文艺心理学,促进了文艺心理学理论的传播。《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对文艺心理学中的主要论题——直觉学说、心理距离学说、移情学说以及想象学说展开探讨。直觉学说中,朱光潜对克罗齐等人的思想进行梳理,并对“直觉”进行了重新界定,要求物的形象呈现于心,运用美感的态度进行观赏;心理距离学说中,朱光潜以布洛的距离说为依托,提出要保持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并运用超脱与孤立对这一观点进行补充;移情学说中,朱光潜介绍了立普斯、谷鲁斯等人关于移情的观点,对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移情作用与外射作用做出区分,指出移情作用是物我之间双向的交流;想象学说中,朱光潜延续里波的想象学说,对创造的想象中理智成分、情感成分及灵感做出分析,肯定了分想作用与联想作用、情...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概述
1.1 朱光潜对《文艺心理学》的名称辨析
1.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宗旨与思路
第2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主要论题
2.1 朱光潜对直觉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1.1 朱光潜对西方直觉学说的梳理
2.1.2 朱光潜对“直觉”的再界定
2.1.3 物的形象呈现于心
2.1.4 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
2.2 朱光潜对心理距离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2.1 朱光潜对布洛心理距离学说的梳理
2.2.2 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
2.2.3 超脱与孤立
2.3 朱光潜对移情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3.1 朱光潜对西方移情学说的梳理
2.3.2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2.3.3 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
2.3.4 移情作用与外射作用
2.4 朱光潜对想象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4.1 朱光潜对西方想象学说的梳理
2.4.2 分想作用与联想作用
2.4.3 情感的选择作用与调协作用
2.4.4 灵感
第3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影响与启示
3.1 对文艺心理学学科的范式作用
3.2 对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什么是艺术?”[J]. 克罗齐,田时纲. 外国美学. 2016(01)
[2]朱光潜美学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影响[J]. 李春娟. 河南社会科学. 2016(09)
[3]“移情说”与“物我同一”——从朱光潜的美感经验谈起[J]. 柴欢. 名作欣赏. 2015(33)
[4]康德美学中国化之三种价值趋向[J]. 蓝国桥. 西部学刊. 2015(10)
[5]朱光潜:修造充满东方风情的西式楼宇——以《文艺心理学》为论述中心[J]. 白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6]论康德对朱光潜前期美学的基础性影响[J]. 曹谦.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4)
[7]论朱光潜对康德“自然美”观念之误读[J]. 萧湛. 美育学刊. 2013(03)
[8]“文艺心理学”的命名之难——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考察之一[J]. 刘锋杰.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5)
[9]朱光潜美学的现代主义色彩及其思想来源[J]. 王洪岳. 文艺争鸣. 2012(06)
[10]审美意识与“器官感觉”——从朱光潜的“审美移情说”谈起[J]. 牟春.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1)
博士论文
[1]生命·艺术·直觉[D]. 江冬梅.西南大学 2011
[2]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 杨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朱光潜论审美经验研究[D]. 王春红.宁夏大学 2016
[2]现代美学教材中的“移情说”研究[D]. 宋美娜.西北大学 2015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D]. 唐帼.西北民族大学 2013
[4]论朱光潜对克罗齐“直觉说”和“文艺伦理观”的接受与超越[D]. 陆赢赢.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 张仙花.苏州大学 2009
[6]朱光潜审美筋肉理论及其延伸思考[D]. 张静.河北师范大学 2008
[7]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 陈恒.浙江师范大学 2005
[8]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 敖玉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9]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 李杰.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31700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概述
1.1 朱光潜对《文艺心理学》的名称辨析
1.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宗旨与思路
第2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主要论题
2.1 朱光潜对直觉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1.1 朱光潜对西方直觉学说的梳理
2.1.2 朱光潜对“直觉”的再界定
2.1.3 物的形象呈现于心
2.1.4 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
2.2 朱光潜对心理距离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2.1 朱光潜对布洛心理距离学说的梳理
2.2.2 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
2.2.3 超脱与孤立
2.3 朱光潜对移情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3.1 朱光潜对西方移情学说的梳理
2.3.2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2.3.3 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
2.3.4 移情作用与外射作用
2.4 朱光潜对想象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2.4.1 朱光潜对西方想象学说的梳理
2.4.2 分想作用与联想作用
2.4.3 情感的选择作用与调协作用
2.4.4 灵感
第3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影响与启示
3.1 对文艺心理学学科的范式作用
3.2 对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什么是艺术?”[J]. 克罗齐,田时纲. 外国美学. 2016(01)
[2]朱光潜美学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影响[J]. 李春娟. 河南社会科学. 2016(09)
[3]“移情说”与“物我同一”——从朱光潜的美感经验谈起[J]. 柴欢. 名作欣赏. 2015(33)
[4]康德美学中国化之三种价值趋向[J]. 蓝国桥. 西部学刊. 2015(10)
[5]朱光潜:修造充满东方风情的西式楼宇——以《文艺心理学》为论述中心[J]. 白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6]论康德对朱光潜前期美学的基础性影响[J]. 曹谦.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4)
[7]论朱光潜对康德“自然美”观念之误读[J]. 萧湛. 美育学刊. 2013(03)
[8]“文艺心理学”的命名之难——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考察之一[J]. 刘锋杰.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5)
[9]朱光潜美学的现代主义色彩及其思想来源[J]. 王洪岳. 文艺争鸣. 2012(06)
[10]审美意识与“器官感觉”——从朱光潜的“审美移情说”谈起[J]. 牟春.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1)
博士论文
[1]生命·艺术·直觉[D]. 江冬梅.西南大学 2011
[2]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 杨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朱光潜论审美经验研究[D]. 王春红.宁夏大学 2016
[2]现代美学教材中的“移情说”研究[D]. 宋美娜.西北大学 2015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D]. 唐帼.西北民族大学 2013
[4]论朱光潜对克罗齐“直觉说”和“文艺伦理观”的接受与超越[D]. 陆赢赢.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 张仙花.苏州大学 2009
[6]朱光潜审美筋肉理论及其延伸思考[D]. 张静.河北师范大学 2008
[7]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 陈恒.浙江师范大学 2005
[8]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 敖玉敏.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9]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 李杰.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3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3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