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基于汉字构形释蕴下的艺术品创作思维溯源

发布时间:2023-01-28 19:52
  <正>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文化内部漫长的消化与甄别过程,兼容并蓄,层累传承至今形成一套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与意识形态且内蕴丰厚的表意文字体系,其表象为简洁清晰的汉字符号,却蕴蓄着无限的精神文化财富,影响着文化现象的方方面面,亦是我国艺术呈现具有独特面貌的源生要素。溯源寻流汉字图形开发的原始力场与演化特征,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艺术作品创作相融合,使其获得扎根本土的文化滋养,尤其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经常遭遇"反认他乡为故乡"(戴锦华语)的文化政治困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汉字与艺术品创作思维的溯源寻流
二、汉字构形思维下的艺术品创作思维模式
    (一)汉字构形与艺术品创作之意象
        ①观象:
        ②味象:
        ③立象:
    (二)汉字构形与艺术品创作之直觉性
    (三)汉字构形与艺术品创作之整体性
三、新时代背景下艺术品创作的嬗变与求新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J]. 陈通.  文化遗产. 2019(05)
[2]艺术品创作视角下的地域文化符号与特征归集[J]. 那航硕,孙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汉字美学:物性能指、诗性表征及生态意旨——以《说文解字》为考察中心[J]. 陈守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1)
[4]汉字的构成艺术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六书”与中华思维方式[J]. 黄卫星,张玉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5]论思维方式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影响[J]. 李晓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1)
[6]中国美学研究的独特视境——汉字[J]. 朱良志,詹绪佐.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本文编号:3732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32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