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普顿·辛克莱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20:36
厄普顿·辛克莱是美国"揭黑幕"小说家,其作品传入中国已有九十余载。文章通过系统梳理辛氏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发现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呈现重译多、题材广、选篇佳的特点,对中国读者有积极影响、对我国小说创作方法与报告文学体裁的形成及翻译文学做出了贡献。辛氏作品不仅为中国的译介后续研究提供更为完整开阔的景象,还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经验参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辛氏作品在中国译介的历程
(一)高潮期(1926—1937)
(二)退潮期(1938—1949)
(三)空白期(1950—1976)
(四)回温期(1977—2018)
二、辛氏作品在中国译介的特点
(一)重译多
(二)题材广
(三)选篇佳
三、辛氏作品在中国译介的价值
(一)对中国读者的影响
(二)对小说创作方法与报告文学体裁的贡献
(三)对翻译文学的贡献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文学与翻译文学之间——以《失乐园》在中国的译介为例[J]. 于桂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12)
[2]高尔斯华绥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J]. 高壮丽.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3]厄普敦·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辛克莱和翻译文学系列研究之三[J]. 葛中俊. 苏州大学学报. 1996(03)
本文编号:373342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辛氏作品在中国译介的历程
(一)高潮期(1926—1937)
(二)退潮期(1938—1949)
(三)空白期(1950—1976)
(四)回温期(1977—2018)
二、辛氏作品在中国译介的特点
(一)重译多
(二)题材广
(三)选篇佳
三、辛氏作品在中国译介的价值
(一)对中国读者的影响
(二)对小说创作方法与报告文学体裁的贡献
(三)对翻译文学的贡献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文学与翻译文学之间——以《失乐园》在中国的译介为例[J]. 于桂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12)
[2]高尔斯华绥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J]. 高壮丽.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3]厄普敦·辛克莱在中国的翻译及其理由─—辛克莱和翻译文学系列研究之三[J]. 葛中俊. 苏州大学学报. 1996(03)
本文编号:3733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3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