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抗日战争时期文学批评思想略论
本文关键词:朱光潜抗日战争时期文学批评思想略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朱光潜发表了数十篇文学批评文章和出版了《诗论》等学术著作。这些论著从总体上反映了朱光潜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注重民间文学的研究和中西文论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思想,标志着朱光潜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转变,即从单纯的研究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向中西方美学和文学(诗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转变,从研究经典作品、经典理论向研究大众作品、民间文艺作品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朱光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抗战文学批评体系,即"抗战的大众的文学批评体系"。这个体系以中西方传统美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抗战实际,从民族危亡和国家前途来开展文学批评,它来自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又为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深化了朱光潜"为人生的艺术"的思想,使其转变为"为大众的艺术"的文学批评理论。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朱光潜 抗战时期 文学批评 转变
【基金】:201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一1937年8月12日1,朱光潜离开沦陷中的北平,经天津、烟台、济南、南京等地,历尽艰辛,辗转奔波来到地处抗战大后方的成都,应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的邀请,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的院长。一年后,朱光潜带头反对国民政府教育部指令国民党CC派骨干程天放接替张颐,“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莉,董志民;朱光潜“三元调适”的文学观[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巩青燕;;也谈朱光潜的“静穆说”[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6期
3 张艳青;;论朱光潜的悲剧欣赏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宁;朱光潜与弗洛伊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陈琰;论朱光潜的移情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郭世轩;;美善相得 不即不离——朱光潜论文艺与道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陈恒;;论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思想的创建与实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王艳冰;;试论朱光潜的文学批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10 王维玉;;逻辑与经验事实的冲突——朱光潜前期美学论著中的矛盾及当代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健;;征服与遁逃——朱光潜喜剧美学思想初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钟名诚;;朱光潜比较研究的原则[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攸欣;怎样作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朱迪光;古代诗人与诗作中的抒情者[N];文艺报;2005年
3 肖鹰;学者的命运:坦诚面对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越;朱光潜美学思想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恒;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3 陶洋;朱光潜悲剧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4 杨文光;朱光潜、杜威文艺美学观比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康杉;美学经典化中的朱光潜[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闯;探究朱光潜多元整合的思维模式及其在抗战时期中国的实践途径[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芬芬;[D];北京大学;2005年
9 杜安;王国维、朱光潜悲剧理论之审辨[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静;朱光潜审美筋肉理论及其延伸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朱光潜抗日战争时期文学批评思想略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4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