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18 11:15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末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部不朽的杰作。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汤显祖《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文化意象、韵律、修辞三个方面分析译本,发现不同的译本,所侧重的内容点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相同,要根据其特定的语境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通过这样的分析探讨,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牡丹亭》 戏剧翻译 接受美学
【分类号】:I046;H31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选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6期

2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选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7期

3 邢树娜;;《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之我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向鹏;陈凤;何树林;;《牡丹亭》翻译研究现状评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选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8期

6 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7 刘慧;;戏剧《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J];作家;2009年02期

8 张政;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张林;刘须明;;爱情之道 止于至善——赏心乐事《牡丹亭》与悲情伤怀《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王冠颖;;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结局看中西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差异[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雨檬;东西方文化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邂逅[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欢;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佩;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牡丹亭》的翻译[D];郑州大学;2013年

3 金莹瑞;从顺应论视角看许译《牡丹亭》[D];郑州大学;2014年

4 张艳红;操控理论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蔡菁;关联理论视角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隐喻翻译的对比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6 崔晓娟;从释意理论视角谈《牡丹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D];苏州大学;2014年

7 毕益芳;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刘刚;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59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