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元评论”思想探略
本文关键词:詹姆逊“元评论”思想探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应该说,在当代北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化批评界,仍难有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相比肩者。在思辨力、批评敏感度、理论贡献诸方面,詹姆逊均不亚于当今任何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詹姆逊对中国读书界的影响系统而深刻,且仍在继续。就文学批评而言,相对批评实践/实际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詹姆逊的贡献更主要集中于批评理论(critical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詹姆逊;批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者;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略;桑塔格;批评界;历史化;内容与形式;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文化批评界,仍难有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相比肩者。在思辨力、批评敏感度、理论贡献诸方面,詹姆逊均不亚于当今任何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詹姆逊对中国读书界的影响系统而深刻,且仍在继续。就文学批评而言,相对批评实践/实际批评(practical c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妮;;国内詹姆逊思想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侯斌英;詹姆逊论大众文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宁媛,饶思中;简论詹姆逊的异化克服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4 陈莉;;碎片化与意识形态批评——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苏仲乐;;詹姆逊辩证批评阐释下的“乌托邦”[J];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6 姜贵梅;冯红;;詹姆逊的历史观[J];名作欣赏;2013年24期
7 刘大先;;测绘立体的詹姆逊[J];云梦学刊;2013年06期
8 肖丰;;詹姆逊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分析理论之比较[J];作家;2008年20期
9 宋德孝;;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本体蕴义与范式表现的多样性——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观述评[J];南都学坛;2008年06期
10 沈静;;论詹姆逊的辩证批评理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胜云;;论詹姆逊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罗骞;;詹姆逊对“生产方式”的坚持与阐释[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康慨;詹姆逊获郝尔拜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王逢振;为什么编《詹姆逊文集》[N];光明日报;2004年
3 胡亚敏;詹姆逊: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杨仁敬;詹姆逊和他的马克思主义情结[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雅丽;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马海良;评陈永国教授《文化的政治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静;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D];武汉大学;2010年
2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志红;约翰·富兰克林·詹姆逊史学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伟;詹姆逊形式理论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熙雯;詹姆逊阐释理论之初探[D];苏州大学;2013年
4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苗枝文;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任春梅;论詹姆逊后现代语境下的新马克思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侯斌英;试论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4年
8 范海兰;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彩云;试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肖然;论詹姆逊文化视域中的叙事理论[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詹姆逊“元评论”思想探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6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