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两种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两种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目的论从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原文地位等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两种英译本的翻译目的,阐明了翻译目的对译者策略选择的影响。霍克斯为了使英美读者欣赏小说,享受阅读的乐趣,倾向于归化;而杨宪益夫妇为了介绍中国文化,主要使用了异化策略。最后从宗教文化、习语和典故三个方面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译本翻译策略的不同。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
【关键词】: 目的论《红楼梦》 翻译策略 杨译本 霍译本
【基金】:石河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目的论视角下文学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研究:以《红楼梦》两种译本为例”(RWSK13-Y11)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目前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译本共有60余种。这些译本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以下简称为“杨译本”)和大卫·霍克斯与约翰·闵福德(DavidHawkesJohn Minford)的译本(以下简称为“霍译本”),这两种译本均受到了读者认可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环;;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超额与欠额翻译——杨译本《红楼梦》翻译中的个案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2 宋海萍;赵海生;;对《红楼梦》杨译本中比喻翻译的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白晶;;杨宪益的翻译策略在《红楼梦》杨译本中的体现[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4 梁颖;;都云作者痴,谁解痴中味——《红楼梦》“痴”字在霍译本和杨译本中的再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洪涛;;评“汉英经典文库本”《红楼梦》英译的疏失错误[J];红楼梦学刊;2006年04期
6 魏琼;;顺应论视角下翻译策略选择浅析——以杨译本《红楼梦》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周匴;;浅析文学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处理[J];芒种;2012年12期
8 马茁萌;付晓玲;;杨译本《红楼梦》人名翻译中的信息丢失[J];才智;2009年24期
9 龚群;;浅析比较《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对人名翻译的处理[J];华商;2008年07期
10 曲秀莉;;《红楼梦》中酒文化的翻译——以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桃桂;从主体间性视角解读《红楼梦》杨译本[D];中南大学;2009年
2 崔玉红;《红楼梦》章回题目英译的归化与异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两种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0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