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的文学史观与夏目漱石文艺理论
本文关键词:周作人的文学史观与夏目漱石文艺理论
【摘要】:五四时期周作人撰写《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等文学史较完整地输入了外国文学史的知识系谱和文学观,但后来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反思这些文学观和文学史框架。这一变化过程尽管原因很多,但本文认为他与夏目漱石文学及其文艺理论的交集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他由此摆脱了"小说至上论"的文学观,将散文作为一个单独的文类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在"文学"概念现代化转型中留下独特的印迹。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 周作人 夏目漱石 文学史 小说 散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日本近代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12JJD750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5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京华;;周作人的民族国家意识[J];文学评论;2015年01期
2 赵京华;;鲁迅与盐谷温——兼及国民文学时代的中国文学史编撰体制之创建[J];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02期
3 高恒文;;“低徊”的趣味——关于鲁迅一个文学批评的笺疏与考释[J];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02期
4 郝庆军;;两个“晚明”在现代中国的复活——鲁迅与周作人在文学史观上的分野和冲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6期
5 罗岗;写史偏多言外意——从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看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03期
6 王向远;从“余裕”论看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文艺观[J];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04期
7 小川利康 ,王惠敏;关于汉译有岛武郎的《四件事》——从《现代日本小说集》所载译文谈起[J];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松;;周作人的文学史观与夏目漱石文艺理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7期
2 孙鹤;;文学史的循环论——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开创性与局限性[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3 王逊;;论新文学史上的“追溯晚明”现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2期
4 崔云伟;刘增人;;2014年鲁迅研究中的热点和亮点[J];绍兴鲁迅研究;2015年00期
5 姜振昌;薛淼;陶秋红;;2014年中国鲁迅研究[J];东方论坛;2015年04期
6 崔云伟;刘增人;;2014年鲁迅研究述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黄杭西;;异域相逢——似曾相识[J];青年文学家;2014年23期
8 郝庆军;;“近代文学”研究的观念革新与多维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9 苏丹;;日本高踏派文学思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1期
10 贾会晓;;爱的魔力——以《一串葡萄》为中心[J];韶关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牟利锋;;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11期
2 鲍国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与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对于“抄袭”说的学术史考辨[J];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05期
3 董炳月;周作人的“国家”与“文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3期
4 黄霖,顾越;盐谷温对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罗家伦 ,马星野(伟);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选刊)——“五四”领导人之一罗家伦自述五十八年前旧作首次公开发表[J];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05期
6 舒芜;周作人对鲁迅的影射攻击[J];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10期
7 舒芜;;“桐城谬种”问题之回顾[J];读书;198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01期
2 高宁;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2期
3 李艳梅;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叶琳;对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心灵的探索——试析夏目漱石的小说《心》[J];外语研究;2003年04期
5 李淑芝;《明暗》——夏目漱石创作的新突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刘立善;夏目漱石的“非人情”[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7 马英萍;;终日行而未曾行——浅谈夏目漱石的《点头录》和军国主义批判[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8 李素;;从夏目漱石《心》中的人物自杀现象透析日本人的生死观[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李光贞;;厌战: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高洁;;迎合与批判之间——论夏目漱石的“满韩ところどこ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鹏飞;;夏目漱石与汉文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吴光辉;;试论夏目漱石的禅诗意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梦;;试论夏目漱石“自己本位”向“则天去私”的转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少华;夏目漱石和他的《心》[N];文汇报;2000年
2 沈宇;回望的眼光[N];文艺报;2014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理性客观地观察我们的邻居[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张秋红;夏目漱石的《我是猫》[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刘迪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日本的自卑与自傲[N];东方早报;2007年
6 马小虎;用“心”去死[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欧南;夏目漱石与《梦十夜》[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林少华;文学翻译:美、审美与审美忠实[N];文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孙放远;鲁迅与夏目漱石[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英萍;近代化语境下的漱石文学与禅[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燕;夏目漱石汉诗小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爱元;论夏目漱石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生存模式[D];湘潭大学;2006年
3 王茜;关于夏目漱石“余裕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魏中莉;夏目漱石《过了春分》论[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玉;夏目漱石《道草》论[D];苏州大学;2011年
6 励健;关于夏目漱石作品中的金钱[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高露;启蒙视域下的现代性诉求与反思[D];河北大学;2015年
8 郝f伨,
本文编号:519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1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