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格似在傅雷翻译观中的体现
本文关键词:论风格似在傅雷翻译观中的体现
【摘要】:傅雷作为一名闻名世界的翻译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对当今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而尤为值得人们学习的正是傅老的翻译观念。傅雷翻译的众多作品中无一不体现了译文与原著的精神统一,也就是做到了翻译求似中的风格相似。在翻译众多求似方法中,傅雷体现最为传神的即为风格似。该文通过对傅雷翻译作品风格的探讨,以及联系风格似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希望对未来翻译作品时会对今后译者有所启迪,更加注重风格似的运用。该文内容是结合傅雷个人经历以及译作成就,以体现其翻译风格之风格求似的成功,希望对今后译者提供一个翻译新方向。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关键词】: 风格 相似 傅雷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在翻译求似律的众多方法中,傅雷老先生在风格似中可以说出神入化。我们最早接触到傅雷的文笔,应该就是那一封闻名世界的《傅雷家书》了。从其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父亲的使命感。而傅雷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不仅仅表现于小家,对于国家,这份情感似乎更为浓烈。1时代背景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智;许钧;;谈傅雷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下意义——傅雷逝世40周年纪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高方;;傅雷诞辰百年纪念暨“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3 刘曙;;论“人的”观念在傅雷文艺观中的地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施亮;;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J];博览群书;2011年12期
5 许敏;;傅雷与西方文学翻译[J];兰台世界;2012年16期
6 许钧;宋学智;;傅雷文学翻译的精神与艺术追求——以《都尔的本堂神甫》翻译手稿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7 柳鸣九;;傅雷翻译业绩的启示[J];粤海风;2007年04期
8 范权威;;论傅雷的翻译观[J];文学界(专辑版);2010年09期
9 肖红,许钧;试论傅雷的翻译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钟佳;李延林;;形象思维与傅雷之“神似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卜荣华;;傅雷夫妇留给世人的绝笔[A];中国演员(2013年第1期总第31期)[C];2013年
2 王文菁;;试论傅雷的翻译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梅;文艺家的立命修身之道[N];文艺报;2007年
2 主讲 许钧 整理 本报记者 沈峥嵘;好作者+好译者=历史奇遇[N];新华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丽;2011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颁奖[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4 李景端;文学翻译史的一座里程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魏延刚;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揭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2010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N];文学报;2010年
7 郭宏安;标准·效果·理想·方法[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比芭;从《高老头》与《贝姨》看傅雷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茆云龙;傅雷“神似”翻译观的美学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莉;傅雷神似观的再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立斌;论傅雷艺术修养对其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雯馨;从傅译《比哀兰德》探析傅雷的翻译特色[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力;以傅译《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探析傅雷翻译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董萍;傅雷文学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淼;傅雷的《高老头》翻译风格评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岩;傅译《高老头》经典建构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6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4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