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应有独有的批评体系
本文关键词:数字艺术应有独有的批评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作品 新兴艺术 艺术方法 网络艺术 艺术评论家 艺术媒介 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
【摘要】:正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数字艺术这一新兴艺术虽然发展历史短,但已经在各门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并沿着自身轨迹前行。既然它有着自身的艺术本体,也应当有一套特殊的艺术批评体系。而构建这一批评体系,首先需要厘清"数字艺术"的内涵。目前,对数字艺术的理解和表述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其一,在计算机上创作的、或受计算机制约的、或通过计算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艺术;艺术批评;艺术作品;新兴艺术;艺术方法;网络艺术;艺术评论家;艺术媒介;艺术形式;艺术风格;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数字艺术这一新兴艺术虽然发展历史短,但已经在各门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并沿着自身轨迹前行。既然它有着自身的艺术本体,也应当有一套特殊的艺术批评体系。 而构建这一批评体系,首先需要厘清“数字艺术”的内涵。目前,对数字艺术的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民;刘锡冬;;浅议高职高专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玉红;;数字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大观;2006年10期
3 杨军林;;试论今日中国之数字艺术[J];电影评介;2007年06期
4 曾燕婷;全泉;;中国数字艺术市场前景调查[J];知识经济;2007年11期
5 何保利;;数字艺术实验室建设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年01期
6 陈豪;;艺术理性回归:与科技重新融合生成数字艺术[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8期
7 李江娜;;数字艺术在你身边[J];才智;2009年23期
8 黄亚鹰;;反思数字艺术精神建构数码专业教学体系[J];中国包装;2011年12期
9 孙冬梅;纪涛;;浅析当代数字艺术教育发展前景[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1期
10 王君;;数字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城;数字艺术人才短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程武;铱天万合“量产”数字艺术人才[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翁子扬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数字艺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武汉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副会长。;创意时代 数字艺术教育的全新应对[N];长江日报;2007年
4 高赛;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屏障[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舒晴;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荒[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明慧;数字艺术 走进互动情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晓阳;水晶石多角度服务数字艺术人才自主创业[N];中华新闻报;2009年
8 记者 黄蓉 通讯员 朱继红;广西数字艺术设计专委会在高新区成立[N];桂林日报;2010年
9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坤晟 实习生 张可佳;“数字艺术”:声光影的神奇组合[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钟伟;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之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刚;数字艺术消费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崔润娟;数字艺术的和谐自由论[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程敏;数字艺术与人类社会现实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韦亦佳;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胥烁;数字艺术生产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炜;数字艺术消费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涂中方;数字艺术在城市大型活动中的应用性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8 刘晓敏;论数字艺术的设计思维和审美价值[D];延边大学;2011年
9 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静波;基于DNA的数字艺术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7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5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