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双关语的翻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双关语的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楼梦》 双关语翻译 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
【摘要】:双关语的修饰手法,是很多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的一个缩影。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领域的一个难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优秀代表作品,书中双关语的使用丰富多彩,其双关语的翻译文本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本文选取《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为例研究双关语的翻译,一个译本是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另一个译本是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英国汉学家戴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合译。本文以双关语研究学者德克·德拉巴斯蒂塔提出来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为指导,对比研究和分析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有关双关语翻译的实例。在对两个译本的双关语翻译策略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和总结了不同译本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思想以及它们产生的不同翻译效果,并评价了不同译文翻译策略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是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以及写作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双关语的概念、分类以及双关语翻译的策略等问题。第三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概述了德拉巴斯蒂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和研究了《红楼梦》中双关语的翻译现状,对前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按照双关语在《红楼梦》中不同的使用语境,结合了德拉巴斯蒂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两个版本的翻译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不同文本的翻译思想和策略。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指出两个译本在双关语翻译策略上各有千秋,都很好地体现了德拉巴斯蒂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并在双关语翻译方法上有各自的特色。从功能对等理论上来讲,两个译本通过各自的翻译策略实现了双关语的转换,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本文旨在寻求两个译本中双关语翻译策略的有效结合作为指导原则,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并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 双关语翻译 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7-9
- 摘要9-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3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1
- 1.2 The Content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1-13
- Chapter Two Pun and Pun Translation13-19
- 2.1 Definition of Pun13-14
- 2.2 Classification of Puns14-15
- 2.3 On Pun Translation15-19
- 2.3.1 Translatability of Pun15-16
- 2.3.2 The Difficulties in Pun Translation16
- 2.3.3 Strategies for Pun Translation16-17
- 2.3.4 Pun Translation and Hong Lou Meng17-19
-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19-28
- 3.1 Related Theories on Pun Translation19-23
- 3.1.1 Dirk Delabastita's Pun Translation Theory19-21
- 3.1.2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21-23
- 3.2 Overview of the Study on Translations of Hong Lou Meng23-25
- 3.3 Overview of the Study on Pun Translation in Hong Lou Meng25-26
- 3.4 Summary26-28
- Chapter Four Text Analysis about Pun Translation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Hong Lou Meng28-63
- 4.1 Use and Classification of Puns in Hong Lou Meng28-31
- 4.1.1 Use of Puns in Hong Lou Meng28-29
- 4.1.2 Classification of Puns in Hong Lou Meng29-31
- 4.2 Comparative Case Analysis of Pun Translation in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31-58
- 4.2.1 Translation of Puns on Names of Characters32-37
- 4.2.2 Translation of Puns on Names of Places and Objects37-42
- 4.2.3 Translation of Puns in Poetry42-47
- 4.2.4 Translation of Puns in Dialogues and Conversations47-58
- 4.3 Analysis of Pu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wo Versions58-63
- 4.3.1 Similarities58-59
- 4.3.2 Differences59-60
- 4.3.3 Summary60-63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3-66
- 5.1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63-65
- 5.2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65-66
- Bibliography66-70
- Acknowledgements70-7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齐;;功能对等理论在合同翻译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2 热娜·买买提;;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J];成功(教育);2012年09期
3 杨冬青;;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交口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4 梁爽;;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外国影视作品片名翻译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李晓云;;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几道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文教资料;2009年11期
6 谢官飞;;浅议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金田;2013年10期
7 胡宏芸;;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散文《送别》为例[J];青春岁月;2013年16期
8 张庆云;;翻译的文化本质与功能对等理论[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2期
9 张启剑;;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孙惠莉;;试论散文翻译的风格对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闽敏;;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汉英翻译原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博元;简论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企业外宣资料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建伟;英语科技散文特点及翻译策略[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陈昕;《目送》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5年
4 杨兆维;《返璞归真》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5年
5 陈婷;《国民政府的海洋主张及对南海权益的维护》翻译报告[D];海南大学;2015年
6 范小丽;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情景喜剧幽默语的翻译[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谭丽萍;功能对等理论在非文学翻译中的体现[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8 王莹;《批判性思维》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5年
9 谢茵;《冲破枷锁的珍珠》一至三章翻译报告[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迪;功能对等理论关照下《爱情公寓4》第一集中医用语翻译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5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0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