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部落艺术叙述:从凯斯费尔到埃灵顿
本文关键词:后部落艺术叙述:从凯斯费尔到埃灵顿
【摘要】:当代原住民艺术被称为"后部落艺术",后部落艺术的商品化问题成为第四文化问题。关于第四文化问题,西方学者纷纷从不同视角展开论争。格拉本与柯恩从旅游工艺品角度展开讨论,而从凯斯费尔到埃灵顿则从后部落艺术展开叙事。人类学者在不同的理论叙事中,展开关于后部落艺术作为景观的境遇。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原住民艺术 后部落艺术 凯斯费尔 埃灵顿
【基金】:浙江省社科课题“当代欧美艺术人类学思潮研究”(15NDJC130YB)研究成果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成为景观的艺术当代原住民艺术在学术界往往被称为“后部落艺术”,后部落艺术商品化问题也被学者们称为文化商品化问题即第四文化问题。原住民艺术品在市场化之后,物品脱离原本的部落语境而逐渐成为后部落艺术。因此,其意义随之发生流转,原住民艺术的传统意义逐渐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高凤洁;简论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2 许逸颖;;浅析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年32期
3 石岩山;;伟大的苏联地岅学家费尔斯曼[J];地质知识;1955年11期
4 邢贲思;费尔巴哈论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J];哲学研究;1965年01期
5 范文;;费尔巴哈法律观中的合理因素[J];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07期
6 孙梦雨;评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考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7 金天钟;;略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李晨阳;怎样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几个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10 邸乘光;费尔巴哈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观评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涂途;;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费尔巴哈影响[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别梯·H.费尔发克斯,86岁 使年轻人有所差别[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衡彩霞;;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田改伟;;第十讲 《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5 刘邦凡;;核心语词分析法与哲学研究选题——以“费尔巴哈”为例[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天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昌义;从神学院走出的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N];中国国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张娜;费尔普斯的后诺奖时代[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陈经男;圣费尔明节的狂欢204小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4 杜文杰;塔费尔重拳惊世界[N];中国体育报;2004年
5 孔迪/编译;保罗·费尔曼 不肯分权的锐步灵魂[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娜;诺奖得主中国履新 费尔普斯组建中国民间智库[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徐勇;能用MP3听音乐,得感谢他的研究[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淑云;“埃及艳后”雕像藏有第二张脸?[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袁原;阿根廷第一夫人竞选总统,胜算很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王胡;比利时作家放弃小说奖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2 张云阁;实践观点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长虹;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4 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思想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0年
5 陈曙光;以人为本“元”论[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金萍;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杰;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及马克思对它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张茜;20世纪费尔岛针织的研究与设计创新[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3 叶仲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5年
4 胡海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及超越[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向;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贾学铃;费尔岛针织图案在床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7 任建玲;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夏雪;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翠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雷勇;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及马克思对它的超越[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5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615177.html